
标準。 宋 李綱 《建炎進退志·總叙下之上》:“官馬既無,獨 陝西 、京東西諸路尚有私馬,宜降指揮立格尺,以善價賈之。”
格尺是漢語中表示測量工具的複合名詞,由"格"與"尺"兩個語素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格"指劃分成的方形空欄或條紋,"尺"為長度計量單位,組合後特指帶有等分刻度線的直條形測量器具。
其核心特征包含三方面:
需注意方言差異,《東北方言詞典》記載部分地區将"格尺"泛指所有文具用尺,包括三角尺、量角器等衍生工具。這與普通話的精準定義存在語義範圍差别。
“格尺”通常指帶有刻度标記的測量工具,主要用于繪圖、制圖或測量長度。根據使用場景和功能,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直尺
最常見的格尺類型,多為透明塑料或金屬材質,标有厘米和毫米刻度,用于畫直線或測量短距離。學生常用的15厘米或30厘米直尺即屬此類。
三角尺
由兩把直角邊構成,角度固定為45°-45°-90°或30°-60°-90°,常用于幾何繪圖或工程制圖,可輔助繪制垂直線或特定角度。
丁字尺
呈“T”字形,橫邊帶刻度,配合繪圖闆使用,可平行移動繪制水平線,多見于機械制圖或建築設計中。
比例尺
三棱柱狀,六面标有不同比例(如1:100、1:200),用于按比例縮放圖紙尺寸,常見于地圖繪制或模型制作。
卷尺/軟尺
柔性材質制成,可彎曲測量曲面或較長距離,裁縫用軟尺多标注厘米和英寸,工程卷尺則可達5米以上。
其他用途:部分專業領域(如木工)會使用帶特殊刻度的格尺,例如直接标注切割角度的木工尺。現代數顯電子格尺還能通過傳感器實現高精度測量。
挨肩疊背巴箋被俘人員本俸便翾賓連怅恨綽路馬摧枯毳簾麤頑電拔垛集凡輩敷霜光前絕後貫匈詭觀衮然鴻慈紅牙黃老君珲春昏墨胡星緊不緊精彩逼人衿棍錦瑟華年口陳魯魚馬日事變磨刓内過念物蟠道爬山涉水錢垜搴擥牽着鼻子走七經齊眉齊名鵲報忍暴升堂暑往寒來嗣芳所作所為泰壇遢邋貪惡桃穣天殛貼納挺胸凸肚土車土匪瓦檐謝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