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格尺的意思、格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格尺的解釋

标準。 宋 李綱 《建炎進退志·總叙下之上》:“官馬既無,獨 陝西 、京東西諸路尚有私馬,宜降指揮立格尺,以善價賈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格尺”通常指帶有刻度标記的測量工具,主要用于繪圖、制圖或測量長度。根據使用場景和功能,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 直尺
    最常見的格尺類型,多為透明塑料或金屬材質,标有厘米和毫米刻度,用于畫直線或測量短距離。學生常用的15厘米或30厘米直尺即屬此類。

  2. 三角尺
    由兩把直角邊構成,角度固定為45°-45°-90°或30°-60°-90°,常用于幾何繪圖或工程制圖,可輔助繪制垂直線或特定角度。

  3. 丁字尺
    呈“T”字形,橫邊帶刻度,配合繪圖闆使用,可平行移動繪制水平線,多見于機械制圖或建築設計中。

  4. 比例尺
    三棱柱狀,六面标有不同比例(如1:100、1:200),用于按比例縮放圖紙尺寸,常見于地圖繪制或模型制作。

  5. 卷尺/軟尺
    柔性材質制成,可彎曲測量曲面或較長距離,裁縫用軟尺多标注厘米和英寸,工程卷尺則可達5米以上。

其他用途:部分專業領域(如木工)會使用帶特殊刻度的格尺,例如直接标注切割角度的木工尺。現代數顯電子格尺還能通過傳感器實現高精度測量。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格尺(gé chǐ)是一個漢字詞,它拆分成了兩個部首:⺮(竹部)和尺(尺部)。這個字共有12個筆畫。格尺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秦楚時期,當時用于量度物品的尺子以竹材制成,因此将竹和尺兩個部首結合起來形成了這個字。 在繁體中,格尺的寫法依然保持一緻,隻是形态有所不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格尺的形狀和現代稍有不同。在古帛書畫中,格尺的形态更為扁平,表示出尺子的形狀。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逐漸演變,現在的格尺形态更加規整,更貼合現代書寫的要求。 以下為格尺的例句: 1. 格尺可以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 2. 他用格尺細緻地勾勒出了建築的輪廓。 一些與格尺相關的組詞包括:格尺尺寸、格尺測量、格尺标準等。 格尺的近義詞有:尺子、刻度尺。 格尺的反義詞可以是:長度、寬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