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肉袒的意思、肉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肉袒的解釋

[strip off the upper garment] 脫去上衣,裸露肢體(古人在祭祀或謝罪時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

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詳細解釋

(1).去衣露體。古代在祭祀或謝罪時表示恭敬和惶懼。《禮記·郊特牲》:“君再拜稽首,肉袒親割,敬之至也。”《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廉頗 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 藺相如 門謝罪。” 司馬貞 索隱:“肉袒者,謂袒衣而露肉也。” 唐 陳子昂 《為義興公求拜掃表》:“稽顙松關,謝不睦之辜;肉袒山門,祈自新之路。” 明 劉元卿 《賢奕編·德器》:“在戶部時,吏污精微文書,驚懼肉袒以候。” 陳白塵 《大風歌》第五幕:“ 周勃 武夫,一再無禮,謹向足下肉袒請罪!”

(2).指裸露身體的一部或全部。 清 黃遵憲 《番客篇》:“蚩蚩 巫來由 ,肉袒親牽羊。” ********* 《劍匣》詩:“煙痕半消未滅之處,隱約地又升起了一個玉人,仿佛是肉袒的 維納司 呢。”

(3).見“ 肉袒牽羊 ”。

(4).僧人袒露肩膊而緻敬的一種禮節。《法苑珠林》卷二八:“偏露右肩,或偏露一肩,或偏露一膊,所言袒者,謂肉袒也……故知肉袒露肩,乃是主敬之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肉袒”是中國古代禮儀中的一種特殊行為,其核心含義是脫去上衣、裸露肢體,主要用于表達恭敬、謝罪或投降。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肉袒”字面指“裸露身體”(多指上半身),源于古代祭祀、軍事或外交場合的禮儀形式。其行為具有自辱、示卑的特征,通過暴露身體以示謙卑或認罪。


二、曆史背景與使用場景

  1. 祭祀儀式
    上古時期,君主在祭祀時會“肉袒親割”祭品,以此表達對神靈的極度恭敬(《禮記·郊特牲》記載)。

  2. 請罪或投降

    • 著名典故:廉頗“肉袒負荊”向蔺相如請罪(《史記》)。
    • 戰争場景:如鄭伯向楚莊王投降時“肉袒牽羊”(蘇轼《留侯論》提及)。
  3. 外交示弱
    弱國君主通過肉袒表明臣服姿态,如《三國演義》中将領“肉袒謝罪”以求寬恕。


三、詞源理據

根據學者研究,“肉袒”的語義來源于祭祀隱喻:


四、文學延伸

該詞在文學中常被賦予象征意義,例如:


五、相關成語

如需進一步考證原始文獻,可參考《史記》《禮記》及蘇轼、陳子昂等文人的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肉袒》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肉袒》是一個形容詞詞語,意思是指人身上或動物身上的皮膚暴露出來,沒有遮蓋。形容人或動物沒有穿着衣物,裸露着身體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肉袒》的拆分部首是“⺣”(肉部),拆分筆畫為4畫。

來源

《肉袒》是古代漢語詞彙,源于古代的文字表達和文化背景。

繁體

《肉袒》的繁體寫法為「肉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肉袒》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字形可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而有所變化。

例句

1. 暴曬的太陽下,汗水順着他的臉龐滑落,他肉袒着上身,感受着清涼的海風。

2. 鄉間的孩子們在河邊玩耍,留下了肉袒奔跑、嬉笑打鬧的歡樂場景。

組詞

肉餡、袒護、暴袒、袒養、裸袒

近義詞

赤裸、裸露、裸體

反義詞

嚴實、全副、嚴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