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肉袒的意思、肉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肉袒的解釋

[strip off the upper garment] 脫去上衣,裸露肢體(古人在祭祀或謝罪時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

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詳細解釋

(1).去衣露體。古代在祭祀或謝罪時表示恭敬和惶懼。《禮記·郊特牲》:“君再拜稽首,肉袒親割,敬之至也。”《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廉頗 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 藺相如 門謝罪。” 司馬貞 索隱:“肉袒者,謂袒衣而露肉也。” 唐 陳子昂 《為義興公求拜掃表》:“稽顙松關,謝不睦之辜;肉袒山門,祈自新之路。” 明 劉元卿 《賢奕編·德器》:“在戶部時,吏污精微文書,驚懼肉袒以候。” 陳白塵 《大風歌》第五幕:“ 周勃 武夫,一再無禮,謹向足下肉袒請罪!”

(2).指裸露身體的一部或全部。 清 黃遵憲 《番客篇》:“蚩蚩 巫來由 ,肉袒親牽羊。” ********* 《劍匣》詩:“煙痕半消未滅之處,隱約地又升起了一個玉人,仿佛是肉袒的 維納司 呢。”

(3).見“ 肉袒牽羊 ”。

(4).僧人袒露肩膊而緻敬的一種禮節。《法苑珠林》卷二八:“偏露右肩,或偏露一肩,或偏露一膊,所言袒者,謂肉袒也……故知肉袒露肩,乃是主敬之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肉袒”是漢語中具有曆史淵源的古語詞,其核心含義為脫去上衣、裸露身體的一部分,多用于古代禮儀或特定情境下的行為表達。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肉袒”指“去衣露體”,是古代謝罪或投降時表示誠服的禮儀行為。這一行為常見于先秦文獻,如《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記載廉頗“肉袒負荊”向蔺相如請罪,體現了通過身體裸露表達愧疚與臣服的象征意義。

從構詞角度分析,“肉”指代身體,“袒”為“裸露”之意,二字組合強化了行為的外在表現與内在情感的統一性。古代文化中,“肉袒”不僅是儀式性動作,還與“負荊”“牽羊”等行為結合,構成完整的謝罪符號系統。例如《左傳·宣公十二年》描述鄭伯“肉袒牽羊”迎楚軍,通過身體語言的謙卑姿态傳遞歸順之意。

現代漢語中,“肉袒”一詞主要用于曆史文獻解讀或成語典故引用(如“肉袒面縛”),其文化内涵已轉化為象征性表達,常見于對傳統禮儀制度的學術研究中。《辭源》等工具書均将其納入古代禮制詞條,強調其作為文化符號的獨特性。

網絡擴展解釋

“肉袒”是中國古代禮儀中的一種特殊行為,其核心含義是脫去上衣、裸露肢體,主要用于表達恭敬、謝罪或投降。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肉袒”字面指“裸露身體”(多指上半身),源于古代祭祀、軍事或外交場合的禮儀形式。其行為具有自辱、示卑的特征,通過暴露身體以示謙卑或認罪。


二、曆史背景與使用場景

  1. 祭祀儀式
    上古時期,君主在祭祀時會“肉袒親割”祭品,以此表達對神靈的極度恭敬(《禮記·郊特牲》記載)。

  2. 請罪或投降

    • 著名典故:廉頗“肉袒負荊”向蔺相如請罪(《史記》)。
    • 戰争場景:如鄭伯向楚莊王投降時“肉袒牽羊”(蘇轼《留侯論》提及)。
  3. 外交示弱
    弱國君主通過肉袒表明臣服姿态,如《三國演義》中将領“肉袒謝罪”以求寬恕。


三、詞源理據

根據學者研究,“肉袒”的語義來源于祭祀隱喻:


四、文學延伸

該詞在文學中常被賦予象征意義,例如:


五、相關成語

如需進一步考證原始文獻,可參考《史記》《禮記》及蘇轼、陳子昂等文人的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愛昵八德碧油不欺闇室昌葅程式瘡疠串親貙镏待賢道場院大專院校惇淳度世非我族類扶乩敷貼勾呼宏父畫虎成狗驕驕節授禁久禁盧矜忍譏戲镌改蹶蛩居易控卷孔照婪酣陵亂陵樹陵冢龍潭眉嵴免卻命籙密畤墨勅佩章朋錫稽颡氣志權榮裙屐少年取女任土作貢三海書抄所向風靡胎息天标挑山停喪圖志往日唯理論獻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