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兩都的意思、兩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兩都的解釋

(1) [the Chinese rhymed proce on two the capital]指東漢著名曆史學家和辭賦家班固著的《兩都賦》。兩都指西漢的西都長安、東都洛陽

衡乃拟 班固《兩都》作《二京賦》

(2) ——《後漢書·張衡傳》

詳細解釋

(1).兩個京城;兩個首都。 周 漢 唐 指 長安 和 洛陽 。 漢 班固 有《兩都賦》。 唐 李峤 《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詩:“四海帝王家,兩都 周 漢 室。” 唐 韓愈 《贈河陽李大夫》詩:“四海失巢穴,兩都困塵埃。”

(2).兩個京城;兩個首都。 五代 梁 以 開封府 與 河南府 為東、西兩都。

(3).兩個京城;兩個首都。 金 代指上京 會甯府 城和中都 大興府 城。《金史·王競傳》:“ 競 博學而能文,善草隸書,工大字,兩都宮殿牓題皆 競 所書,士林推為第一雲。”

(4).兩個京城;兩個首都。 明 代指 北京 和 南京 。 明 唐寅 《除夜坐蛱蝶齋中》詩:“一卷文章塵覆瓿,兩都蹤迹雪隨驢。” 清 侯方域 《重修白雲寺碑記》:“舍人昔嘗官兩都,豈有所託於浮屠氏耶?”參見“ 兩京 ”。

(5).指 漢 班固 所作《兩都賦》。 晉 皇甫谧 《三都賦序》:“其中高者,至如 相如 《上林》、 揚雄 《甘泉》、 班固 《兩都》、 張衡 《兩京》、 馬融 《廣成》、 王生 《靈光》,初極宏侈之辭,終以約簡之制,煥乎有文,蔚爾鱗集,皆近代辭賦之偉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诠賦》:“ 孟堅 《兩都》,明絢以雅贍。”

(6).借指 漢 代。《文選·鮑照<升天行>》:“備聞十帝事,委曲兩都情。” 李善 注:“‘十帝’、‘兩都’,俱謂 漢 也。” 北齊 邢邵 《冀州刺史封隆之碑》:“公世載儒雅之風,家傳鐘鼎之業。出 三代 而克阜,歷兩都而轉盛。” 宋 黃庭堅 《送彥孚主簿》詩:“斯文當兩都, 江夏 世無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兩都”是一個漢語詞彙,基本含義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并存的兩個都城,通常具有政治、經濟或文化上的重要地位。其具體含義在不同曆史時期有所演變,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兩都”由“兩”(數量為二)和“都”(都城)組成,字面意義為“兩個都城”。它既可指同一朝代的兩個首都,也可指不同朝代延續使用的兩個重要都城。

2.曆史演變

3.文學與文獻關聯

4.擴展用法

“兩都”的核心是“雙都城”概念,需結合具體曆史語境理解。其常見組合包括長安-洛陽、北京-南京等,既是地理概念,也承載文化象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兩都

兩都(liǎng dōu)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主要用于形容一個國家或地區中同時存在兩個首都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兩都的第一個字“兩”是由“八”和“一”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七畫;第二個字“都”是由“者”和“邑”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十二畫。

來源

兩都這個詞語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特别是指中國曆史上曾經存在過的東晉時期和南北朝時期。在這段曆史時期,中國一度同時存在兩個政權或兩個首都。

繁體

在繁體字中,兩都的寫法為「兩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兩都的寫法并不完全與現代一緻。例如在戰國時期的古文字中,“兩”字的寫法為「兩」。而在古代典籍中關于兩都的記載中,有時會出現不同的寫法,例如「兩京」。

例句

1. 中國在曆史上曾經出現過兩都的情況,例如東晉時期的建康和洛陽。

2. 在部分國家,政府會設立兩個首都來滿足各種政治、經濟和戰略的需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