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警嚴的意思、警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警嚴的解釋

(1).嚴鼓以警夜。《舊唐書·崔龜從傳》:“ 貞觀 中 任瓌 卒,有司對仗奏聞, 太宗 責其乖禮; 岑文本 既殁,其夕罷警嚴; 張公謹 之亡,哭之不避辰日。是知閔悼之意,不宜過時。”《資治通鑒·唐德宗建中四年》:“夜半, 泚 按轡列炬,傳呼入宮,居 含元殿 ,設警嚴,自稱權知六軍。” 胡三省 注:“設鼓角以警嚴。一曰設卒以警備嚴衞。”

(2).精警嚴密。 清 沉德潛 《說詩晬語》卷上:“歌行起步,宜高唱而入,有‘ 黃河 落天走 東海 ’之勢。以下隨手波折,隨步換形,蒼蒼莽莽中,自有灰線蛇蹤,蛛絲馬跡,使人眩其奇變,仍服其警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警嚴”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兩個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嚴鼓以警夜
    指古代通過擊鼓來警示夜間安全,維持秩序。這一用法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舊唐書》記載“岑文本既殁,其夕罷警嚴”,表明重要人物去世後暫停夜間警戒。
    示例:

    • 《資治通鑒》中描述朱泚“設警嚴,自稱權知六軍”,即通過鼓角聲加強夜間戒備。
  2. 精警嚴密
    形容文辭或結構精煉且邏輯嚴謹。清代沈德潛在《說詩晬語》中評價詩歌創作需“使人眩其奇變,仍服其警嚴”,強調語言既要創新又需嚴密。

二、詞語結構分析

三、現代使用示例

四、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資治通鑒》《舊唐書》等曆史文獻,或文學評論類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警嚴》的意思

《警嚴》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警戒嚴密、嚴密監視的意思。它所傳達的含義是對某種事物或場景進行嚴格的保衛或防範,确保安全、秩序的維持。

《警嚴》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警嚴》的拆分部首為言,表示與語言相關的事物。它的總筆畫數為32畫。

《警嚴》的來源

《警嚴》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四年》這篇文獻中,用來描述戰争狀态下的嚴格防範和警戒。

《警嚴》的繁體字

《警嚴》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警嚴」。

《警嚴》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人們用火熏制的甲骨文和蜀錦文來書寫漢字。《警嚴》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已經不再使用,所以無法确定其具體寫法。

《警嚴》的例句

1. 部隊執行了警嚴的任務,保護了國家的邊境安全。

2. 在特殊場合下,我們必須對入侵者保持警嚴的态度。

《警嚴》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警嚴戒備、警嚴控制、嚴守警嚴。

近義詞:戒備、警戒、嚴密。

反義詞:放松、寬松、疏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