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五種計量标準的合稱。《管子·水地》:“準也者,五量之宗也。”《孔子家語·五帝德》:“治五氣,設五量。” 王肅 注:“五量:權衡、升斛、尺丈、裡步、十百。”
(2).五種量器的合稱。《漢書·律曆志上》:“量者,龠、合、升、鬥、斛也,所以量多少也……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鬥,十鬥為斛,而五量嘉矣。”《北史·魏紀一》:“平五權,較五量,定五度。”
“五量”是一個古代計量術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根據《管子·水地》和《孔子家語·五帝德》的記載,五量指代五種基礎計量标準,包括:
《漢書·律曆志》等文獻提到,五量也指具體的量器,即: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曆史背景,可參考《管子》《漢書》等古籍原文。
《五量》是一個詞彙,它的意思是指五種量度或尺度。它來自于漢語詞彙的範疇之一,用于描述事物的大小、長度、容積等方面的屬性。
《五量》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五”包含了三個橫筆畫,表示數字五;第二個字“量”則包含了兩個橫筆畫和一個豎筆畫。
《五量》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文獻中,它是作為一種衡量事物大小的标準而出現的。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和簡體字相似。
在古代漢字中,漢字的書寫方式可能有所不同。關于《五量》這個詞,它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由兩個相同的漢字組成。
1. 他用《五量》的标準來測量房間的大小。
2. 這個箱子的容積已經超出了《五量》的限制。
與《五量》相關的組詞有:
1. 五音:指音樂中的五個音符,也可以指五個不同的聲音。
2. 五谷:指古代中國人用作主食的五種谷物。
3. 五味:指感官中的五種味道,即酸、甜、苦、辣、鹹。
與《五量》意思相近的詞有:尺寸、大小、長度。
與《五量》意思相反的詞有:無界限、無尺寸、無大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