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蠹的意思、蟲蠹的詳細解釋
蟲蠹的解釋
(1).蛀蟲。 漢 焦贛 《易林·大壯之既濟》:“禾生蟲蠧,還自剋賊,使我無得。”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馀幹東齋》詩:“散秩看蟲蠧,開門見雀羅。”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六月六》:“京師於六月六日抖晾衣服書籍,謂可不生蟲蠧。”
(2).指蛀馀的文字。 唐 劉禹錫 《浙西李大夫示述夢四十韻并浙東元相公酬和斐然繼聲》:“懷鉛辨蟲蠧,染素學鵞毛。”
(3).為蟲蛀蝕。 宋 陸遊 《曝舊畫》詩:“百年手澤存無幾,蟲蠧塵侵秖涕橫。”
詞語分解
- 蟲的解釋 蟲 (蟲) ó 節肢動物的一類:昆蟲。益蟲。雕蟲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動物的通稱:大蟲(老虎)。長蟲(蛇)。介蟲(有介殼的蟲子)。 筆畫數:; 部首:蟲; 筆順編號:
- 蠹的解釋 蠹 ù 蛀蝕器物的蟲子:蠹蟲。木蠹。書蠹。蠹魚。 蛀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蠹蛀。蠹害。蠹弊(弊病,弊端)。 筆畫數:; 部首:蟲;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蟲蠹”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蟲”和“蠹”組成,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
蛀蟲
指蛀蝕器物、書籍或樹木的昆蟲。例如《呂氏春秋》提到“樹郁則為蠹”,即樹木腐朽易生蛀蟲。
- 生物學特性:蠹蟲常見于木材、書籍中,如蠹魚(衣魚)專蛀紙張。
-
蛀蝕行為
作動詞時表示被蟲蛀蝕的過程,如陸遊詩句“蟲蠧塵侵秖涕橫”描述書畫被蛀蝕的情景。
-
蛀餘的文字
特指古籍中因蟲蛀而殘缺的文字,如劉禹錫詩中“懷鉛辨蟲蠧”指考訂殘缺文獻。
二、延伸含義
- 比喻義:可引申指危害集體或社會的敗類,如“社會蠹蟲”。
- 哲學象征:古人用“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比喻事物需保持活力以防腐朽。
三、字源與結構
- “蠹”的演變:甲骨文已用“蛀”記錄蟲蝕現象,篆書“蠹”由䖵(蟲)和橐(蛀食樹心)組成,本義為蟲蛀樹心形成結石。
- 讀音:dù(第四聲),與“度”同音。
四、應用示例
- 古籍:《周禮》設“翦氏”官職專管除蠹。
- 方言:吳語“書蠹頭”戲稱愛書成癡者。
如需進一步了解蠹蟲種類或古籍修複中的蟲蠹防治,可參考相關生物學或文獻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蟲蠹》這個詞是指昆蟲的蛀齧。其拆分部首為蟲和蠹,由五個筆畫組成。《蟲蠹》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形成于道家哲學的上古時期。蟲蠹的繁體字寫作「蟲蠹」。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蟲」的字形為「虧」,而「蠹」則寫作「蜀」「襖」「襚」等形式。下面給出一個例句:書房裡的書籍不幸遭到了蟲蠹的侵蝕。
另外,與「蟲蠹」相關的組詞有:蟲蛀、蛀蟲、蠹害等。近義詞包括:蟲害、蟲咬,反義詞無。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