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漢語拼音方案的意思、漢語拼音方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漢語拼音方案的解釋

[the Scheme for the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給漢字注音和拼寫普通話語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這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并用附加符號表示聲調,是幫助學習漢字和推廣普通話的工具

詳細解釋

給漢字注音和拼寫普通話語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屆全國************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推行。目前用來幫助識字,統一讀音,改進學校語文教學,推廣普通話。方案采用二十六個拉丁字母,在字母表裡規定順序和名稱,在聲母表和韻母表裡規定拼法,另有聲調符號和隔音符號的規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拼音方案是由中國政府于1958年正式批準推行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其核心功能是為漢字标注普通話讀音,統一發音标準,并作為漢字拼寫的國際标準工具。以下是其詳細釋義及構成要點:


一、定義與性質

漢語拼音方案是采用拉丁字母系統為漢字注音的國家規範,屬于語音标注工具而非獨立文字系統。它嚴格遵循普通話(北京語音為标準音)的音系結構,通過字母組合準确記錄聲母、韻母和聲調。其設計原則包括科學性(符合漢語音位規律)、實用性(便于學習使用)和國際性(兼容拉丁字母國際習慣)。


二、核心構成要素

  1. 字母表

    采用26個基本拉丁字母(其中"v"僅用于拼寫外來語),并規定字母名稱讀音(如a讀作/a/,b讀作/po/)。字母順序與國際通用拉丁字母表一緻,便于數字化檢索。

  2. 聲母與韻母系統

    • 聲母表:包含21個輔音聲母(如b、p、m、f),采用單字母或雙字母組合(如zh、ch、sh)表示漢語特有輔音。
    • 韻母表:系統歸納39個韻母,包括單韻母(a、o、e)、複韻母(ai、ei)和鼻韻母(an、ang),通過"i、u、ü"區分介音。
  3. 聲調标注規則

    通過附加符號标記四聲:

    • 陰平(ˉ,如mā)
    • 陽平(ˊ,如má)
    • 上聲(ˇ,如mǎ)
    • 去聲(ˋ,如mà)

      輕聲不标調(如ma)。

  4. 拼寫規則

    • 隔音規則:使用隔音符號(’)避免音節混淆(如xi’an 區别于xian)。
    • 省寫規則:ü行韻母與j、q、x相拼時省略兩點(如ju、qu),但聲調标注不變。

三、功能與意義

  1. 教育基礎工具

    作為漢字學習的入門工具,拼音方案顯著降低識字門檻,被納入全球漢語教材(如《HSK标準教程》)。

  2. 語言規範化載體

    通過《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等權威辭書,拼音成為漢字标準讀音的唯一法定标注體系,消除方言注音差異。

  3. 信息技術支撐

    作為ISO 7098國際标準(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支撐漢字輸入法(如拼音輸入占中文輸入市場85%以上)、語料庫建設及機器翻譯系統開發。

  4. 文化傳播橋梁

    聯合國及全球圖書館系統采用拼音拼寫中國專名(如"Beijing"取代"Peking"),推動漢語國際傳播的标準化。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拼音方案》原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布文件(1958年),定義方案的法律地位及技術細則。

    來源:教育部官網《語言文字應用管理條例》附件。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出版,以拼音為序排列詞條,收錄拼音拼寫規範及變調規則。

    來源:商務印書館權威辭書系列。

  3. 《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

    國家标準(GB/T 16159-2012),規定分詞連寫、大小寫等應用規範。

    來源: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文件。


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漢字音形轉換的基石,兼具學術嚴謹性與實踐普適性。其科學設計既服務于母語者的語言規範,亦成為全球漢語學習者的核心工具,持續推動漢語的現代化與國際傳播進程。

網絡擴展解釋

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官方制定的漢字注音和普通話拼寫系統,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背景

漢語拼音方案(Hànyǔ Pīnyīn Fāng’àn)是1958年2月11日經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實施的标準化注音系統。它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結合聲調符號,旨在統一漢字發音、推廣普通話,并作為漢字學習工具。

二、核心構成

  1. 字母表:采用21個拉丁字母(排除v,僅用于外來語),并規定手寫體遵循國際慣例。
  2. 聲母與韻母:
    • 聲母表包含21個輔音(如b、p、m、f等),另設隔音符號y、w。
    • 韻母表按開口呼、齊齒呼等四類劃分,如a、o、e、i、u、ü等,組合形式達39種。
  3. 聲調系統:用符號“¯ ´ ˇ `”或數字1-4标注四聲,例如mā(媽)、má(麻)。
  4. 特殊規則:包括隔音符號(’)使用、ü的拼寫(如nü→nv)、iou/uei縮寫為iu/ui等。

三、功能與應用

四、曆史意義

該方案終結了威妥瑪拼音等舊系統的混亂,推動漢語國際化,同時保留漢字主體地位,明确“非替代漢字”的定位。

如需進一步了解聲母/韻母表或拼寫細則,可參考、11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背晦裁恨擋手怛然失色德碑貂文谛認二謝伏怨幹勇更弦改轍革任呱嗒闆廣寒秋鶴骨松姿赫煥合尖花時箋翰監檢交際舞禁閣精品捐局可剌答懇求蘭桂齊芳裡社龍藏寺緑燈貌堂堂麻絇夢寐以求秘閣續帖仳離平較泉薮三千威儀沙裡淘金商龍山宮射利事本實患屍葬刷白書面語肅純肅虔挑三撥四屠人萬安遺勞聞名遐迩烏膩相禅詳尋小布衫小嗓洗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