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仳離的意思、仳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仳離的解釋

1.夫妻離散,特指妻子被遺棄而離去。如:有女仳離。——《詩·王風·中谷有蓷》。鄭玄注:“有女遇兇年而見棄,與其君子别離。”。如: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緻孤危托落。——清·袁枚《祭妹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仳離”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曆史文獻中具有特定語境。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仳離”讀作pǐ lí,主要包含兩層含義:

  1. 夫妻離散:特指妻子被丈夫遺棄而離去,帶有明顯的被動意味。
  2. 背離/離别:廣義上也可表示人際關系或道德原則的疏遠與分離。

二、詞源與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詩經·王風·中谷有蓷》:“有女仳離,嘅其歎矣”,鄭玄注解為“女子因兇年被丈夫遺棄”。唐代文獻如息夫牧的詩序,以及明清小說《二刻拍案驚奇》中,均延續了“女性被遺棄”的核心含義。

三、用法與語境

四、近義詞對比

詞彙 側重點 情感色彩
仳離 女性被遺棄 悲憫、被動性
離異 雙方平等解除婚姻關系 中性、現代性
分袂 泛指離别 中性、文學性

“仳離”以古典語境下的婚姻悲劇為核心,現代使用需注意其曆史背景和情感指向。如需更全面的文獻例證,可參考《詩經》及唐代相關詩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仳離

仳離(pǐ l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夫妻離散,分别。仳離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其部首分别為人和離。其中,人是漢字的基本部首之一,表示人類;離是一個地位部首,表示離開、分開。

仳離的總筆畫數為15畫,其中,人部首有2畫,離部首有5畫,草書的寫法中更容易看出人和離這兩個部首的特點。現代漢字中,仳離采用了更簡化的寫法,但還能看出與草書的連貫性。

仳離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最早見于《左傳·僖公四年》:“初,仳離子之亂也。”意為剛剛,仳離使用在談及國家動亂分裂的情況。在《中庸》中也有使用,表示分離。

在繁體字中,仳離的表示為「闢離」。繁體字中的「闢」是指打開、開拓,與仳離的意思較為相近,但使用頻率較低,現代漢字中主要使用簡化字。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仳離的字形有所變化。在篆書中,仳離的寫法為「㞢」,在隸書中變為「肺離」,而草書中則變為現代書寫的「仳離」。字形的變化反映了漢字在演變過程中形态上的變化。

例句:

1.父母為了孩子的幸福,決定仳離。

2.這對夫妻經曆了多年的仳離後最終和好如初。

組詞

仳離後(夫妻分開後)、仳離率(離婚率)

近義詞

分别、離散、離異

反義詞

團聚、和好、重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