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函約的意思、函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函約的解釋

用書信約定。 ********* 《緻武漢報界聯合會函》:“ 文 抵 滬 後,即拟買舟南旋,適奉 黎 副總統 函約相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函約(hán yuē)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法律效力的複合詞,由“函”(書信)和“約”(約定)構成,指通過書面信件形式達成的約定或協議。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層:

  1. 形式要件

    函約必須以書面文件為載體,區别于口頭約定,常見形式包括信函、公函或正式文書。例如清代《大清律例》中已有“函約契據”的記載,強調其書面憑證屬性。

  2. 法律屬性

    作為契約的一種,函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中對應“書面合同”範疇,雖未直接使用該詞,但符合“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的法律定義。其内容需包含當事人權利義務、履行期限等要素(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3. 使用場景

    曆史上多用于官方文書往來,如民國時期的外交公函協議。現代常見于企業間非即時性合作備忘,或特殊情況下無法當面籤約的補充協議,例如跨國貿易中的确認函。

該詞未被《現代漢語詞典》列為獨立詞條,但可從《法學大辭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中查證其作為法律術語的使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函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用書信進行約定。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字義分解

  1. 函(hán)

    • 本義為“匣子”或“封套”,如“石函”“書函”。
    • 引申為“信件”,如“公函”“來函”。
  2. 約(yuē)

    • 指“提出共同遵守的事”或“邀請”,如“約定”“約請”。
    • 在“函約”中特指通過書信達成的約定。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擴展

若需進一步了解“函”與“約”的更多用法(如成語“函蓋乾坤”),可參考詞典或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阿爾山溫泉本故辨嚴玢璘參駁參昴昌化石沉凝沖鋒陷銳翠筠管戴目的爾刁酒琱镂頂發鬥粟尺布督索汾潞蚨缗裹糇喊呀黑鍋和裕畫荻黃琉璃華屋山丘華簪惚恍擠出讦斥荊條卷屈坎精懇笃賫志梁益磷薄暮齡楠木虐刻哝咶判若雲泥鋪錦列繡齊宮穹阊權嬖阙壞确然鵲醆屍祭詩雲子曰水柱熟省俗本堂室歪物件文章巨公校刀手銷索霞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