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席的别稱。因色黃而有光澤,故稱。 唐 韓愈 《鄭群贈簟》詩:“攜來當晝不得卧,一府傳看黃琉璃。” 宋 蘇轼 《寄蕲簟與蒲傳正》詩:“皇天何時反炎燠,愧此八尺黃琉璃。”
“黃琉璃”是古代對竹席的雅稱,其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用竹子編織的涼席,因竹篾經過處理後呈現黃色且表面光滑如琉璃質感而得名。這一名稱既體現了竹席的色澤特征,又通過“琉璃”的比喻強調其光澤感。
文化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韓愈的詩句“攜來當晝不得卧,一府傳看黃琉璃”(《鄭群贈簟》),宋代蘇轼亦有“愧此八尺黃琉璃”的描述。可見古人常以貴重材料(如琉璃)比拟竹席的精美。
特征與用途
近義詞
在古籍中也被稱作“竹簟”“蕲簟”(以湖北蕲春竹席最負盛名)。
注:該詞屬于古代漢語詞彙,現代日常使用較少,多見于文學作品或曆史文獻中。
黃琉璃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黃色的琉璃。琉璃是一種古代的玻璃材料,色彩豐富多樣,黃色的琉璃在古代被視為貴重的珍品。
黃琉璃的部首是玉(王),拆分後的部首是黃(火)和琉(玉)。黃的部首是火,共有4筆;琉的部首是玉,共有9筆;璃的部首是玉,共有10筆。
黃琉璃一詞最早出現在晉代文學家左思的《三都賦》中,形容京都洛陽中的琉璃廠爐中的黃色琉璃。後來成為漢語中的常用詞語,用于形容黃色的琉璃。
黃琉璃是黃琉璃的繁體字形。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黃琉璃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基本相同。
1. 這座寺廟的屋頂上鑲嵌着黃琉璃的瓦片,非常華麗。
2. 她佩戴了一串黃琉璃的手鍊,閃閃發光。
1. 黃瓜:形容黃色的蔬菜。
2. 琉璃瓦:用琉璃制成的屋頂瓦片。
3. 黃金:黃色的貴重金屬。
黃琉璃的近義詞有黃色的琉璃、金黃琉璃。
黃琉璃的反義詞為非黃色的琉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