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筠管的意思、翠筠管的詳細解釋
翠筠管的解釋
筆管,毛筆。 唐 元稹 《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矜持翠筠管,敲斷黃金勒。”
詞語分解
- 翠的解釋 翠 ì 綠色:翠綠。蒼翠。翠微(青綠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翠鳥〕屬鳴禽類,形似杜鵑,嘴長,頭部深橄榄色,有青綠色斑紋,背青綠色,腹赤褐色,尾短,捕食小魚。 指“翡翠”(硬玉):翠玉。翠镯。珠寶翠鑽
- 筠管的解釋 竹管。亦用以指筆管、毛筆。 唐 元稹 《答胡靈之》詩:“題頭筠管縵,教射角弓騂。” 宋 邵雍 《謝人惠筆》詩:“兔毫剛且健,筠管直而長。” 明 袁宏道 《舟葉逢周行可》詩:“通侯畫地取,筠管亦何
網絡擴展解釋
“翠筠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
指筆管或毛筆,由“翠筠”(青綠色的竹子)和“管”(筆杆)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用青竹制成的筆管”。
- 翠:形容竹子的顔色或質地,有青翠、精緻之意。
- 筠:指竹子的青皮,後泛指竹子。
- 管:指筆杆或毛筆整體。
-
文學引申
在詩詞中常作為毛筆的代稱,體現文人雅趣。例如唐代元稹《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中“矜持翠筠管,敲斷黃金勒”一句,通過“翠筠管”與“黃金勒”的對比,突出文人的清雅風骨。
二、相關出處與用法
- 經典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元稹的詩作,後世多用于文學創作或雅集場景,如宋代邵雍《謝人惠筆》中“筠管直而長”亦以“筠管”指代毛筆。
- 近義詞
竹管、筠管、霜毫(均指毛筆)。
三、總結
“翠筠管”是古代對毛筆的雅稱,既體現竹制筆管的材質特點,又蘊含文人審美意趣。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元稹、邵雍等詩人的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翠筠管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一種竹制的管樂器。下面是關于翠筠管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翠筠管的部首是竹(⺮),由竹和它下面的筠構成,總共有14畫。
來源:翠筠管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它是古代樂器中的一種,常用于音樂演奏和表演。
繁體:翠筠管在繁體中的寫法與簡體中相同,仍為「翠筠管」。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我所了解的信息,翠筠管的漢字寫法在古代并沒有明确的記載。
例句:他用翠筠管演奏了一曲優美的樂曲。
組詞:翠竹、翠雲、竹管、樂器
近義詞:笙、尺八、箫
反義詞:鼓、鑼、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