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荊條的意思、荊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荊條的解釋

荊樹枝條,性柔韌,古代用作刑杖;又可編制筐籃、籬笆等。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釋五刑》:“人有小愆,法宜懲戒,擊以恥之……以小荊條為之。”《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如今酒是開了,可還用我們倆一個人背上根荊條棍兒賠個不是不用呢?”《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那個荊條考籃經了三十餘年的雨打風吹,煙薰火燎,都黑黃黯淡的看不出地兒來了。” 侯金鏡 《漫遊小五台·神遊》:“編水果筐的荊條子,都得從 小五台山 上往下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荊條”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荊條是馬鞭草科牡荊屬植物黃荊的變種,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條細長柔韌。其名稱來源于古代對“荊”類植物的統稱,常與“棘”(酸棗)并稱,但荊條本身無刺。


二、植物學特征

  1. 形态特點:葉呈掌狀對生,幼枝綠色;花為淡紫色或淡藍色,果實為黑色小堅果,帶有獨特香氣。
  2. 分布區域:廣泛分布于中國各省,尤其北方地區,常見于山坡、路旁。

三、曆史與文化用途

  1. 實用價值:枝條因柔韌且無蟲蛀,被用于編制筐、簍、籬笆等器具,編織曆史可追溯至古代。
  2. 古代刑具:荊條在古代常作為刑杖,如《福惠全書》記載“用小荊條”懲戒輕微過錯。

四、成語與比喻義

在漢語中,“荊條”常與“棘”結合使用,形成以下含義:


五、相關擴展

荊條在生态修複中具有價值,其根系發達,能防止水土流失。同時,其花香可吸引蜜蜂,是優質蜜源植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荊條的意思

荊條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荊棘的枝條、刺棒或者由荊棘制成的條狀物。

部首和筆畫

荊條的部首是艸(草字頭),具體的筆畫數是12畫。

來源

荊條一詞最早見于《詩經·秦風·荊柯》:“荊有榛,予有斑。”其中的“荊”就是指荊條。

繁體

荊條在繁體字中寫作「荊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荊條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如使用「荊」來表示荊條的意思。

例句

1. 這根荊條上長滿了尖銳的刺。

2. 小明走到荊叢旁邊,被一根荊條紮得鮮血直流。

組詞

荊棘、荊刺、荊叢、荊芥

近義詞

刺棒、刺條、荊棘枝、荊棘刺

反義詞

無刺、光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