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簟的意思、涼簟的詳細解釋
涼簟的解釋
涼席。 唐 武元衡 《夏日陪馮許二侍郎遊昊天觀覽舊題寄同裡楊華州中丞》詩:“石甃古苔冷,水筠涼簟翻。” 前蜀 閻選 《河傳》詞:“秋雨,秋雨,無晝無夜,滴滴霏霏,暗燈涼簟怨分離。” 清 黃遵憲 《遊箱根》詩:“蛟毫展涼簟,鶴氅被輕服。”
詞語分解
- 涼的解釋 涼 á 溫度低:涼快。涼爽。涼意。涼氣。陰涼。涼絲絲。涼亭。荒涼。 喻灰心,失望:聽到這消息,我涼了半截。 中國西晉末年至北魏,各族統治者在西北地區建立的割據政權:五涼(前、後、南、北、西)。 冷熱
- 簟的解釋 簟 à 竹席:竹簟。簟笰(車上的竹席篷)。 竹名:簟竹。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涼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liáng diàn(注音:ㄌㄧㄤˊ ㄉㄧㄢˋ)
- 結構:由“涼”(左右結構)和“簟”(上中下結構)組成。
- 定義:指涼席,即夏季用于納涼的竹席或草席。
二、出處與文學引用
- 唐代詩詞
- 武元衡《夏日陪馮許二侍郎遊昊天觀覽舊題寄同裡楊華州中丞》中提到:“石甃古苔冷,水筠涼簟翻”。
- 閻選《河傳》詞中寫道:“秋雨,秋雨……暗燈涼簟怨分離”。
- 宋代作品
三、使用場景與引申
- 功能:古代常用于夏季避暑,體現清涼、雅緻的生活場景。
- 文學意象:多與孤寂、秋思等情感關聯,如“暗燈涼簟怨分離”暗示離愁。
四、相關成語與詞語
- 成語:如“簟紋如水”(形容竹席紋理)、“避涼附炎”。
- 近義詞:竹席、草席、冰簟。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學考證,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涼簟》的意思
《涼簟》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涼爽的蒲團。涼簟指的是古代夏天用作涼爽的席墊的蒲團。
拆分部首和筆畫
《涼簟》的部首是糸(mì)部,共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字
《涼簟》的來源是古代席墊,用于夏季涼爽。它的繁體字為『涼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涼簟』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稍有變化,但基本意思和拼音相同。
例句
1. 夏日裡,我喜歡躺在涼簟上享受微風吹拂。
2. 母親用涼簟給我們鋪床,讓我們在炎熱的夜晚睡得舒服。
組詞
涼簟沒有常見的組詞,因為它已經是一個完整的詞語。
近義詞
涼席、涼褥
反義詞
暖炕、暖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