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武則天的意思、武則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武則天的解釋

武則天(624-705) : 唐高宗後,武周皇帝。名fd39,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十四歲時被唐太宗選入宮内為才人,太宗死後為尼。不久被高宗召為昭儀,公元655年立為皇後,逐漸把持朝政,與高宗并稱“二聖”。後又相繼廢中宗、睿宗,690年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在位期間重視科舉制度和人才選拔,發展農業生産。任用酷吏,大興冤獄,晚年豪奢專斷。705年中宗複位,尊稱她為“則天大聖皇帝”,後世通稱為武則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人,是中國曆史上唯一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82歲)的皇帝之一。

一、詞義解析

“則天”源自其谥號“則天大聖皇後”,取自《論語》“唯天為大,唯堯則之”,意為效法天道法則。後世以“武則天”代稱其名,強調其以女性身份突破傳統禮制的特殊性。

二、生平軌迹

  1. 早年經曆
    出身官宦世家,14歲入宮為唐太宗才人,賜號“武媚”。太宗去世後一度為尼,後被唐高宗李治召回封為昭儀,655年立為皇後。

  2. 掌權稱帝
    660年起協助高宗處理朝政,逐漸掌握實權。高宗去世後臨朝稱制,先後廢黜中宗、睿宗,于690年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

  3. 退位與去世
    705年因“神龍政變”退位,同年病逝,與高宗合葬乾陵,立無字碑。

三、主要成就

四、曆史評價

武則天執政期間被稱為“政啟開元,治弘貞觀”,為開元盛世奠定基礎,但晚年任用酷吏、大興冤獄引發争議。其一生兼具鐵腕與治世之才,成為女性參政的象征性人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

《武則天》是指中國古代唐朝時期的一位女性政治家和皇帝。她在曆史上是唯一一位女性皇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武則天》的拆分部首為“歹”和“女”,共計10個筆畫。

來源

《武則天》這個詞源于古代曆史,是唐代中國第一位女性皇帝武則天的名字。

繁體

繁體字為「武則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作「武則天」。

例句

1. 唐代的《武則天》被譽為中國曆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女性皇帝之一。

2. 電視劇《武則天》展現了她才智過人的一生。

組詞

武狀元、武功、則天下、天下太平、天後

近義詞

太平女皇、武後

反義詞

帝王、皇帝、君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