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種蓮的池沼。 南朝 梁 任昉 《詠池邊桃》:“聊逢賞者愛,栖趾傍蓮池。” 唐 崔元翰 《雜言奉和聖制見自生藤》:“餘芳連桂樹,積潤傍蓮池。”
(2).指佛地。佛教謂極樂淨土。 明 高濂 《玉簪記·投庵》:“不是三年曾有約,誰教今日會蓮池。” 明 無名氏 《贈書記·假尼入寺》:“再不回頭苦海向蓮池,将來堕落知何地。” 清 沉起鳳 《諧铎·窮士扶乩》:“年來説法成空相,願咒蓮池化酒杯。” 冰心 《往事(二)》三:“天國泥犁,任她幻拟:是泛入七寶蓮池?是參谒白玉帝座。”
(3). 明 高僧。本姓 沉 ,名 袾宏 ,字 佛慧 ,號 蓮池 , 仁和 (今 浙江 杭州 )人,世稱 蓮池大師 。又稱 雲栖大師 。 清 趙翼 《寓西湖十日雜記遊跡》詩之八:“何許 蓮池 老,空門另立階。”
“蓮池”一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自然景觀:種蓮的池沼
指種植蓮花的池塘或水域,常見于文學描寫。例如南朝梁代任昉《詠池邊桃》中“栖趾傍蓮池”,唐代崔元翰詩句“積潤傍蓮池”,均以蓮池為自然意象,展現清幽景緻。
佛教象征:極樂淨土的代稱
佛教語境中,蓮池象征極樂世界或佛國淨土,寓意超脫輪回。明代戲曲《玉簪記》有“會蓮池”之句,清代沈起鳳《諧铎》亦用“願咒蓮池化酒杯”表達對佛地的向往,冰心在散文中也以“七寶蓮池”暗喻天國。
曆史人物:明代高僧蓮池大師
指明末高僧沈袾宏(1535-1615),號蓮池,又稱雲栖大師。他融合禅淨二宗,是淨土宗第八代祖師,對佛教中國化影響深遠。清人趙翼詩“何許蓮池老”即指其佛學地位。
補充說明:
《蓮池》是指一片生長着蓮花的池塘或湖泊。蓮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象征,代表純潔和高尚。蓮池一詞常常被用于描寫美麗甯靜的景色,也經常被用來比喻心靈的淨土。
《蓮池》的拆分部首是“艹”和“水”,分别代表植物和水。根據常用字部首表,它的部首是“艹”,後面跟着一橫代表“水”。
《蓮池》總共有12個筆畫。
《蓮池》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獻資料。最早記載蓮花生長于池塘中的文獻可以追溯到《荀子·勸學》和《仇漢書·作者世稱序》等古代文獻中。
《蓮池》是《蓮池》的繁體字寫法。
《蓮池》一詞的古代漢字寫法因時代演變而有所變化。根據《說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的記載,在古代,蓮池可寫作“蓮池”、“蘭池”等變體字。
1. 晨光映照下,蓮池水面波光粼粼。
2. 他用一片蓮葉覆蓋蓮池,表示他對美的追求。
1. 蓮池飄香:蓮花散發出淡淡的香氣。
2. 蓮池精舍:以蓮池為背景的禅宗寺廟。
荷塘、蓮塘、荷池。
泥沼、污水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