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海峽的意思、瓊州海峽的詳細解釋
瓊州海峽的解釋
[Qiongzhou Strait] 在廣東省西南部,雷州半島與海南島之間。海峽最狹處僅18公裡,是中國的内海
詞語分解
- 瓊州的解釋 .地名。 唐 代設州,轄境相當今 海南省 海口市 及 瓊山 、 定安 、 澄邁 、 臨高 、 瓊海 等縣。 明 代改為府名。轄境擴大至整個 海南島 。 清 孫枝蔚 《送丘曙戒侍講赴嶺南》詩:“萬裡
- 海峽的解釋 ∶連接兩大片水的比較狹窄的通道台灣海峽 ∶兩塊陸地之間連接兩片海洋的狹窄水道英吉利海峽詳細解釋兩端連接海洋的狹窄水道。 楊朔 《萬丈高樓平地起》:“ 山東半島 和 遼東半島 遙遙對峙,形成 渤海海峽
專業解析
瓊州海峽是位于中國廣東省雷州半島與海南省海南島之間的狹長水道,為南海北部的重要海上通道。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及地理屬性角度詳細說明:
一、漢語詞典釋義
-
“瓊”字含義
據《漢語大字典》,“瓊”本義指美玉,引申為美好、珍貴之物。海南島古稱“瓊州”“瓊崖”,故海峽因毗鄰瓊州(海南)得名,意為“瓊州所屬的海峽”。
-
“海峽”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定義“海峽”為“兩塊陸地之間連接兩個海或洋的狹窄水道”。瓊州海峽完全符合此特征,其南北最窄處僅19.4公裡,連通南海與北部灣。
二、地理特征與權威數據
-
位置與範圍
西起海南島臨高角,東至廣東徐聞燈樓角,全長約80公裡,平均寬度29.5公裡。地質上屬斷裂沉降形成的構造海峽,中央水深40-160米。
-
戰略與經濟價值
作為中國三大海峽之一,是海南省與大陸聯繫的航運要道。據交通運輸部數據,年均通航船舶超15萬艘次,承擔海南90%生活物資運輸。
三、曆史與名稱由來
“瓊州”之名始于唐代(公元631年)設立的“瓊州府”,明清沿用。清代《廣東通志》載:“瓊州海峽,瓊島之北塹也”,明确其地理歸屬及屏障功能。
參考資料
-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 《中國自然地理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
- 交通運輸部《2024年全國港口航道公報》
- 《廣東通志·輿地志》(清光緒刻本)
網絡擴展解釋
瓊州海峽是位于中國廣東省雷州半島與海南省之間的重要水道,屬于中國三大海峽之一(另兩者為台灣海峽、渤海海峽)。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地理位置與範圍
- 連接區域:北起雷州半島西端的登樓角,南至海南島北岸的林高角至木蘭頭,東西走向,全長約80-103.5公裡,最寬處約39.6公裡,最窄處18-19.4公裡(不同數據源差異)。
- 海域面積:約2370平方公裡,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114米,海底地形呈東北-西南向狹長矩形盆地。
2.地理特征
- 地質構造:位于雷瓊斷線區南部,基底凹凸相間,兩岸的斷裂帶延伸至海峽内,形成複雜的地形。
- 水文特征: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海流自西向東;其他季節多由東向西,泥沙運動複雜。
3.戰略與經濟價值
- 航運要道:連接北部灣與南海,是越南至香港、海南至華南沿海的必經航線,被稱為“黃金水道”。
- 内海地位:屬于中國内海,兩岸分屬廣東和海南管轄,具有重要國防意義。
4.其他别稱與意義
- 别稱“雷州海峽”“雷瓊海峽”,因海南島舊稱瓊州島得名。
- 目前正推進跨海通道建設,以加強海南與内地的交通聯繫。
數據差異說明
不同文獻對最窄寬度存在差異(18公裡或19.4公裡),可能與測量标準或曆史記錄有關。如需更權威數據,可參考國家自然資源部或海南、廣東地方政府發布的地理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包慌保育員冰刃黪黩層禁朝名市利承禀成貸呈請捶鈎除疾遺類大筆一揮單勾笃敬噩夢二唱爾雅溫文方道彰飛駞分白豐重共工光學錢慣捷貴兆孤檠蚝甲鴻蔭徽索家産降雹潔慎铿金霏玉掠海良奧療渴律博士慮思蠻樯茂德美選面形謀幹瓊奴遶弄掃除天下受窭台胞太官蔥貪酷天璞挑槽同母銅牆未成一篑相反顯形先主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