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服媚的意思、服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服媚的解釋

(1).謂喜愛佩帶。《左傳·宣公三年》:“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 杜預 注:“媚,愛也。” 楊伯峻 注:“‘服媚之’者,佩而愛之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蓋聞蘭為國香,服媚彌芬。” 清 陳裴之 《香畹樓憶語》:“一見輒呼餘字曰:此服媚國香者也。”

(2).代指蘭花。 清 張熙純 《天香·淡巴菰》詞:“曾采忘憂,更憐服媚,底事遜伊清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服媚”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複合語義的古語詞,其核心意義可拆解為“順從而谄媚”,常用于描述人際交往中帶有讨好性質的言行。從構詞法分析,“服”本義為服從、適應,《說文解字》釋作“用也,一曰車右騑”;“媚”則指逢迎取悅,《廣雅》注為“好也”。二字組合後構成偏正結構,整體詞義側重在“以順從姿态達成谄媚目的”的行為特征。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以下兩種語境:

  1. 君臣關系:如《左傳·成公九年》載“服媚于君”之語,特指臣子通過順從君意來獲取寵信的行為模式。
  2. 情感表達:漢代揚雄《方言》提及“秦晉之間,凡好而輕者謂之娥,美狀為窕,美色為豔,美心為窈,善柔為服媚”,此處強調以溫婉姿态表達傾慕之情的心理狀态。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将其訓釋為“謂服飾、儀容等取悅于人”,這一釋義既包含物質層面的修飾(服飾),也涉及精神層面的姿态調整(儀容)。值得注意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代社會等級制度或傳統交際禮儀時仍具學術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服媚”一詞在古漢語中有兩層核心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本義:喜愛佩帶
    出自《左傳·宣公三年》:“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杜預注:“服,佩之也;媚,愛也。”
    此處“服”指佩戴,“媚”意為喜愛,原指人們因蘭花香氣高雅而熱衷佩戴,後泛指對某物的珍愛佩飾行為。如清代陳裴之《香畹樓憶語》中“服媚國香”即用此典。

  2. 引申義:代指蘭花
    因《左傳》以蘭為“國香”,後世文人常以“服媚”借代蘭花。例如清代張熙純詞作中“更憐服媚”即以“服媚”喻蘭,突顯其清雅特質。

注:現代語境中,偶見将“服媚”解釋為“通過迎合他人取悅對方”(如查字典網頁),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支撐,可能為現代衍生義或誤用,建議結合具體語境謹慎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白附寶埒表號操戈茶鼓蚩尤重頭戲純厚詞學颠跋颠人抵距耑泐多年生飛屐風和日煗風胡辘諷勸關門大吉鬼蛱蝶還忌合圍花院葫蘆魂亡膽落禍喪缣彩加速運動精新緊鑼密鼓劇曹開舘開膠亢衡矻磴俪體柳眼龍漠明晃晃抹勒目目相觑蓬弧鋪展期程瓊籬三湯兩割山行海宿設辨射虎身價拭玉十雨五風隨帶所生擡疊太清氅提要痛念祥慶纖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