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茝的意思、杜茝的詳細解釋
杜茝的解釋
香草名。《淮南子·人間訓》:“申菽、杜茝,美人之所懷服也。” 高誘 注:“皆香草。”
詞語分解
- 杜的解釋 杜 ù 落葉喬木,果實圓而小,味澀可食,俗稱“杜梨”,亦稱“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擔或刻圖章。 阻塞(?),堵塞(乮 ):杜絕。杜塞(乮 )。杜門謝客,防微杜漸。 〔杜撰〕憑自己的意思沒有根據地
- 茝的解釋 茝 ǎ 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杜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讀音與結構
- 拼音:dù chǎi(ㄉㄨˋ ㄔㄞˇ)
- 字形結構:杜(左右結構)+ 茝(上下結構)。
二、基本詞義
“杜茝”指一種香草名,常見于古籍中。例如:
《淮南子·人間訓》:“申菽、杜茝,美人之所懷服也。”
高誘注:“皆香草也。”
這裡描述杜茝與“申菽”(另一種香草)同為古人佩戴的香草,象征高潔品質。
三、相關詞語
與“茝”相關的成語/詞語包括:
- 沅茝醴蘭、沅茝澧蘭:均比喻高潔的品性或人物(出自《九歌·湘夫人》等)。
四、補充說明
- 現代使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或文學研究。
- 權威性建議:由于當前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進一步驗證。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語用分析,可查閱《淮南子》相關注疏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杜茝 (dù zhǐ) 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杜茝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一種香氣芬芳的植物,有時也用來形容氣味香醇。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杜茝的部首是木字旁,拆分成兩個部首:木 和 車。它的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杜茝的來源比較複雜,一般認為是根據植物的名稱演變而來。它的繁體字為「杜薺」。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曆史記錄,古時候漢字寫法會有一些區别。關于杜茝,在古代有時會用「芋」和「茈」字來表示。
例句
1. 這種花的香氣像杜茝一樣,讓人陶醉。
2. 散發着杜茝香味的茶葉,讓人感到舒適。
組詞
杜茝作為一個名詞,通常單獨使用,并不常與其他詞組合在一起組成新的詞彙。
近義詞
杜茝的近義詞可以是香草、芳香、香味濃郁等。
反義詞
杜茝的反義詞可以是臭味、刺鼻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