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杜茝的意思、杜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杜茝的解釋

香草名。《淮南子·人間訓》:“申菽、杜茝,美人之所懷服也。” 高誘 注:“皆香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杜茝是漢語古籍中記載的一種香草名稱,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詞源與字義

"杜茝"由"杜"與"茝"二字構成。"杜"在古漢語中常作姓氏或表閉塞之意,此處作修飾詞;"茝"音chǎi,《說文解字》釋為"香草也",專指白芷類植物。二字合稱始見于《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遺兮下女"的注解,王逸注曰:"杜若,香草也。一作杜茝"(《楚辭章句》卷三)。

二、植物學考據

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杜茝即今之白芷(Angelica dahurica),屬傘形科多年生草本。其根粗大,香氣濃郁,古代用作佩飾與祭祀香料。《中國植物志》電子版确認白芷在長江流域廣泛分布,印證了古籍記載的地域特征。

三、文化意象

在文學傳統中,杜茝常與君子之德關聯。朱熹《楚辭集注》強調其"芬芳清潔,比德于君子"的象征意義。屈原《離騷》"雜杜衡與芳芷"的表述,更将杜茝與高潔品行緊密聯繫,形成中國香草文化的核心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

“杜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讀音與結構

二、基本詞義

“杜茝”指一種香草名,常見于古籍中。例如:

《淮南子·人間訓》:“申菽、杜茝,美人之所懷服也。”
高誘注:“皆香草也。”

這裡描述杜茝與“申菽”(另一種香草)同為古人佩戴的香草,象征高潔品質。

三、相關詞語

與“茝”相關的成語/詞語包括:

四、補充說明

  1. 現代使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或文學研究。
  2. 權威性建議:由于當前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進一步驗證。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語用分析,可查閱《淮南子》相關注疏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勸貶彈鬓雲嬖妾拆穿成居撐委鉏耒辏隊竄動搭手東扯西拽洞鑒古今東指西畫堕羅犀發地反辭反裘負薪扶世棺椟龜祥黑鹄花罽會辦家兵急就井亭浸潦謹脩舉閣拘缧句廉斂殡斂脯遼曼流輩陸弟馬飾面陳腼汗妙處不傳牛腩披卷巧文跷足七八下裡清抗榮庇柔明柔婉上表首憲體例頭脹微班翁壻碔砆下嗑子仙峰寺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