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空鐘的意思、空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空鐘的解釋

玩具名。也稱空筝,俗稱響鈴、地龍。 明 劉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場》:“空鐘者,刳木中空,旁口,盪以瀝青,卓地如仰鐘。”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空鐘》:“空鐘者,形如車輪,中有短軸,兒童以雙杖繫棉線播弄之,儼如天外晨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空鐘”是中國古代一種傳統民間玩具,其名稱在不同地區和文獻中有多種别稱,如“空筝”“地龍”“響鈴”“地黃牛”等。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與結構

空鐘由竹木制成,主體為兩端帶有圓盤的橫軸,中間空心,旁側開口,并塗有瀝青以增加重量和發聲效果。其形制類似仰置的鐘,故得名“空鐘”。玩法上需用繩子纏繞軸柄,通過抽拉使圓盤高速旋轉并發出嗡鳴聲。

二、曆史記載

  1. 明代文獻:劉侗《帝京景物略》記載其制作方法為“刳木中空,旁口,蕩以瀝青”,并描述其轉動時“轟而疾轉”的特點。
  2. 清代記錄: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稱其“形如車輪,中有短軸”,兒童用雙杖系棉線操控,聲音如“天外晨鐘”。

三、别名與演變

四、文化意義

空鐘不僅是兒童玩具,還兼具健身功能,其操作需手眼協調,明清時期在民間廣泛流行,成為傳統節慶活動的一部分。

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制作工藝或玩法細節,可參考《帝京景物略》《燕京歲時記》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空鐘》的意思

《空鐘》是一個漢語詞語,可以指代兩個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沒有保持原樣的鐘,沒有鐘表的作用;二是指沒有守時紀律的人,沒有按時做事。

《空鐘》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常用字的規範,可以将《空鐘》中的字分解為兩個部分:空(四畫,指“沒有”、“無”)和鐘(十七畫,指鐘表)。其中,“空”作為部首,表示此字與空間、虛無等概念相關。

《空鐘》的來源

《空鐘》一詞可能來自于古代傳統的鐘表觀念,用來形容因某種原因或意外導緻鐘表失去原有的功能和作用。隨着時代的演變,《空鐘》的意義也逐漸引申到了對人的形容,表示某人沒有守時、沒有遵守約定、沒有按時完成工作等。

《空鐘》的繁體字

《空鐘》的繁體字為「空鐘」。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演變中,字形和書寫方式經曆了很多變化。關于《空鐘》的古代寫法,可以參考《說文解字》中的記載,具體的字形可能與現代有所差異。

《空鐘》的例句

1. 這座鐘已經壞了很久,成了一隻空鐘。

2. 那個人從來不守時,簡直就是一個空鐘。

《空鐘》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空蕩、空氣、空白、空虛。

近義詞:廢棄、失效、無效。

反義詞:正常、準時、有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