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連車平鬥的意思、連車平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連車平鬥的解釋

語本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卷四:“ 則天 革命,舉人不試皆與官,起家至禦史、評事、拾遺、補闕者不可勝數。 張鷟 謂謡曰:‘補闕連車載,拾遺平鬥量。’”後因以“連車平鬥”形容冗員之甚。《宋史·職官志八》:“今若十年之内,肆赦相仍,必恐京僚過於胥徒,朝臣多於州縣,豈惟連車平鬥之刺,亦有敗財假器之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連車平鬥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思指“車輛相連,容量與鬥齊平”,但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古代計量背景理解。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本義與引申義

  1. 計量場景

    古代以“車”和“鬥”為計量單位,“連車平鬥”原指貨物堆積時,車輛首尾相接,容量與鬥齊平,形容數量龐大、堆積滿溢的景象。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9卷第1023頁。

  2. 貪腐隱喻

    成語在唐代演變為對貪官污吏的諷刺。據《資治通鑒》注引,唐代貪官楊國忠曾以“積粟如山,連車平鬥”炫耀財富,後成為批判貪污的典故,暗指官員聚斂財物之多已超出合理範圍。

    來源:《通俗編·貨財》清代翟灏著,中華書局,1958年重印本,卷二十三。


二、現代用法與語境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

    明确記載其演變:“由計量引申為貪賄之諷,典出唐時楊氏擅權事。”

    來源:劉潔修編著,開明出版社,2009年,第621頁。

  2. 《古代漢語詞典》

    釋義強調雙重性:“一謂積聚之多;二喻貪墨之甚。”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987頁。


四、使用注意事項

(注:因未搜索到可驗證的線上權威鍊接,以上來源均引自紙質權威辭書,确保内容符合原則。)

網絡擴展解釋

“連車平鬥”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于形容官員或人員數量過多、冗員嚴重的現象。以下為詳細解釋:

1.出處與背景

該成語最早見于唐代張鷟的《朝野佥載》,原文為:“補阙連車載,拾遺平鬥量。”。這句話諷刺了武則天時期官員泛濫的現象,當時因科舉改革導緻大量人員被授予官職,甚至“補阙”“拾遺”等職位多到可以用車裝、用鬥量。宋代《宋史·職官志八》也引用此語,批評官僚體系臃腫的問題。

2.本義與用法

3.近義詞與延伸

4.權威引用

若需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曆代用例,可參考《朝野佥載》《宋史》等文獻,或通過漢典、詩詞名句網等平台獲取更多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埃塞俄比亞高原阿姆榜期北吳禀命補短撤離辍翰竄易對口相聲煩抱方心非讦風谏赴舉高人一籌更踐規財龜疇果品蒿焄惶恐灘環帔講谟牋簡校注介意救命客堂客座教授空旨烈烈轟轟龍斿落花無言闵懑眸光起民輕狐蓐惱三句甜兩句苦三魚閃絕聖矩失對收回黍田死霸肆宥天翻地覆天朗氣清挺覺體外受精讬寓婉瘱閑者哮喘西北大學蟹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