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本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卷四:“ 則天 革命,舉人不試皆與官,起家至禦史、評事、拾遺、補闕者不可勝數。 張鷟 謂謡曰:‘補闕連車載,拾遺平鬥量。’”後因以“連車平鬥”形容冗員之甚。《宋史·職官志八》:“今若十年之内,肆赦相仍,必恐京僚過於胥徒,朝臣多於州縣,豈惟連車平鬥之刺,亦有敗財假器之失。”
“連車平鬥”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于形容官員或人員數量過多、冗員嚴重的現象。以下為詳細解釋:
該成語最早見于唐代張鷟的《朝野佥載》,原文為:“補阙連車載,拾遺平鬥量。”。這句話諷刺了武則天時期官員泛濫的現象,當時因科舉改革導緻大量人員被授予官職,甚至“補阙”“拾遺”等職位多到可以用車裝、用鬥量。宋代《宋史·職官志八》也引用此語,批評官僚體系臃腫的問題。
若需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曆代用例,可參考《朝野佥載》《宋史》等文獻,或通過漢典、詩詞名句網等平台獲取更多信息。
連車平鬥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
連車(車部):車字的部首、4畫
平鬥(鬥部):鬥字的部首、5畫
連車平鬥這個詞,主要來源于古代軍事戰争描述。連指的是将隊伍隨時連綴在一起,形成緊密的組織。車平則指平整的戰車,鬥指用于戰争的兵器。連車平鬥形容軍隊整齊有序,威武精悍。
連車平鬥在繁體字中為連車平鬥。
在古代,連車平鬥的書寫形式可能有所變化,但整體上字形基本保持一緻。
這支軍隊整齊劃一,連車平鬥馳騁戰場。
- 連續(lian4 xu4):形容事物接連不斷的。
- 車輛(che1 liang4):一種機械設備用于運輸人員或貨物。
- 平和(ping2 he2):形容穩定平靜的狀态。
- 鬥志(dou4 zhi4):指戰鬥的決心和勇氣。
- 井井有條(jing3 jing3 you3 tiao2)
- 嚴整有序(yan2 zheng3 you3 xu4)
- 雜亂無章(za2 luan4 wu2 zhang1)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