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心的意思、方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心的解釋

方正之心。《管子·霸言》:“先王之争天下也以方心,其立之也以整齊,其治之也以平易。” 唐 柳宗元 《乞巧文》:“鑿臣方心,規以大圓;拔去呐舌,約以工言。” 宋 周必大 《正月三日胡季亨李達可雨中小集疊秀閣·答李達可》詩:“圓規枉把方心鑿,塵世常令笑口開。” 清 王鵬運 《沁園春·代詞答》詞:“誰遣方心,自成沓名,翻訝《金荃》不入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方正之心,指正直、公正的品德或心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 方:本義指正四邊形,引申為正直、品行端正(如“方正”)或方向、方法(如“千方”)。
    • 心:指人的心髒,象征思想、情感的核心,引申為心意、内在品質。
    • 組合義:比喻如方形般端正不阿的内心,強調正直、平易的品格。

文獻出處與用法

  1. 古代典籍

    • 《管子·霸言》提到:“先王之争天下也以方心”,意指古代君主以正直之心治理天下。
    • 唐代柳宗元《乞巧文》中“鑿臣方心,規以大圓”,以“方心”與“圓滑”對比,表達對正直品格的堅持。
  2. 詩詞用例

    • 宋代周必大詩句:“圓規枉把方心鑿”,比喻世故圓滑對正直本心的侵蝕。
    • 清代王鵬運詞中“誰遣方心,自成沓舌”,借“方心”表達對堅守本真的感慨。

其他延伸


“方心”一詞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道德操守的重視,既可用于形容個人品格,也常見于文學作品中表達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如需更詳細的文獻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管子》《柳宗元文集》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心(fāng xīn)這個詞可以拆分成“方”和“心”兩個部分。其中,“方”是漢字的第21個部首,表示四方、方向的意思;“心”是第61個部首,表示心髒、思想的意思。 《方心》一詞來源于漢語中的動詞短語,意為“對某件事情或某個人特别關注、特别在意”。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态度或行為,表達出對某個事物或某個人情感上的關心、投入和專注。 在繁體字中,方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方心的寫法略有不同。在西漢時期,方心就是一個官方用詞,用來形容對國家大事或皇帝言行的關切和投入。它的寫法是“坊心”,在字形上和現代的方心稍有差異。 一些例句中使用了方心一詞,例如: - 我對這個問題非常方心,一直關注着進展。 - 她對音樂非常方心,每天都會用心去練習。 方心的近義詞可以是“細心”、“關注”、“專注”等,它們都表示對某個事物或某個人非常關心和專注。方心的反義詞可以是“漫不經心”、“冷淡”、“無所謂”等,它們表示不關心或不在意。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