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吳的意思、北吳的詳細解釋
北吳的解釋
古 虞國 的别稱。《漢書·地理志下》:“ 大伯 初奔 荊蠻 , 荊蠻 歸之,號曰 句吳 。 大伯 卒, 仲雍 立,至曾孫 周章 ,而 武王 克 殷 ,因而封之。又封 周章 弟 中 于 河 北,是為 北吳 ,後世謂之 虞 。”
詞語分解
- 北的解釋 北 ě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後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國
- 吳的解釋 吳 ú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後擴展至淮河下遊一帶:吳鈎(古代吳地出産的一種 * ,後泛指鋒利的刀劍)。吳越同舟(喻過去的仇人由于當前利害一緻而成為朋友)。 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
“北吳”是一個曆史地理名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核心釋義
北吳指古虞國的别稱,源自周朝分封的曆史事件。據《漢書·地理志下》記載,周武王滅商後,封周章(吳國先祖)之弟“中”于河北地區,建立“北吳”,後世稱為“虞國”。虞國在春秋時期被晉國所滅,存續約十二世。
曆史背景
- 分封淵源:吳國先祖太伯、仲雍南遷建立“句吳”(今江蘇一帶),周章繼承吳國。周武王另封周章之弟于河北,形成“北吳”(虞國),與南方吳國并存。
- 地理位置:北吳位于黃河以北,具體範圍包括今河北部分地區,與南方吳國(江蘇、浙江等地)形成南北對應。
其他相關
- 文學與地理延伸:部分文獻(如明代詩詞)将“北吳”與“東吳”對舉,用于地域代稱。現代語境中,“陝北吳旗縣”等地名與古代北吳無直接關聯,需注意區分。
- 考古遺址:大連“北吳屯遺址”等考古發現,可能與古代北吳文化相關,但需進一步考證。
“北吳”主要指周朝分封的虞國,屬曆史政權概念。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區分其與地理名稱、文學代稱的差異。若需進一步了解虞國興衰或吳國曆史,可參考《漢書》等權威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北吳這個詞,是指中國古代地理上的一個地區,主要涵蓋江浙一帶。下面我來給你分析一下: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北"字的部首是匕,總共有2畫。
- "吳"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6畫。
來源:
北吳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曆史傳說。相傳在三皇五帝時期,萬民共主的吳族首領大夫吳太伯定居在今天的江蘇蘇州一帶,建立了一個部落,即為吳國的起源。吳國後來多次昌盛與衰落,但北吳這個稱呼始終代表着江浙一帶的繁榮與輝煌。
繁體:
北吳,是北吳一詞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北吳可以分别寫作“北吳”。
例句:
- 北吳地區豐富的水資源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 這座城市位于江南地區的北吳地帶。
組詞:
北、吳。
近義詞:
江南、江浙。
反義詞:
南郡、南吳。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