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為互相挽臂,比喻相偕。 唐 黃滔 《放榜日》詩:“ 郄詵 聯臂昇天路,宣聖飛章奏日華。” 明 李贽 《窮途說》:“若 深有 與我三人者,聯臂同席十餘年矣,學同術,業同方,憂樂同事。” 清 曹寅 《歸舟和培山見答韻》:“重結聯臂遊,猶顧惜泥濘。”
“聯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解釋:
“聯臂”本義指互相挽臂,即多人挽着手臂共同行動,後引申為協作、相偕的象征。例如唐代黃滔《放榜日》詩中提到“郄詵聯臂昇天路”,即用“聯臂”比喻共同進取的團結精神。
漢典等工具書明确标注其核心含義為“互相挽臂,比喻相偕”,而部分網絡解釋(如)擴展了現代使用場景,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聯臂”既保留古漢語中“挽臂同行”的具體動作,又衍生出抽象的團結協作含義,適合用于描述群體協同或情感聯結的語境。
聯臂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部分組成:聯和臂。
聯的拆分部首是分,總筆畫數為10。它的本義為将兩個物體或者個體連接、結合在一起。
臂的拆分部首是臣,總筆畫數為7。它的本義是上肢,指人的手臂。
聯臂的意思是雙臂交叉抱在一起,通常用來表示團結、合作、協同的含義。
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尚書·周書·康公》中,其中有一句話寫道:“奉久者,乃恆百事,恐懼其國以不信相乎,恐懼其家以絶相惠,是以祈謂其子曰:亟立于能乎,無怯,悉我我,惠汝同爾兄乎”。這句話引申出了聯臂的意義,表示要與人合作、共同努力。
在繁體字中,聯臂是「聯臂」。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聯臂是「聨臂」。
以下是一些使用聯臂的例句:
與聯臂相關的組詞包括:聯結、聯合、聯盟。
與聯臂近義詞包括:合作、合力、協同。
與聯臂反義詞包括:分散、分離、獨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