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見利忘義的意思、見利忘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見利忘義的解釋

[forget morality and justice when one sees money;be actuated by mercenary views;forsake good for the sake of gold] 隻圖一己私利,而置道義于不顧

某與呂布同鄉知其有勇無謀,見利忘義,某憑三寸不爛之舌,說 呂布拱手來降。—— 羅貫中《三國演義》

詳細解釋

看到私利,而不顧道義。語出《漢書·樊哙郦商等傳贊》:“當 孝文 時,天下以 酈寄 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唐 王勃 《送劼赴太學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絶,輕進苟動,見利忘義,雖上一階、履半級,何足恃哉!”《三國演義》第三回:“﹝ 李肅 ﹞曰:‘某與 呂布 同鄉,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見利忘義是一個貶義成語,指因貪圖利益而違背道義,常用于批判為私利不擇手段的行為。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曆史淵源

  1. 出處:最早見于《漢書·樊郦滕灌傅靳周傳》,記載郦寄為利益出賣好友呂祿,被斥“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2. 演變:古代多用于批判背信棄義,現代擴展至各類違背倫理的逐利行為。

三、用法與辨析


四、現實意義

該成語警示人們: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典故或例句,可查閱《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見利忘義

《見利忘義》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遇到利益的誘惑而忘記了道義、義氣和原則。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見(見字旁)利(利字旁)忘(忄字旁)義(亠字旁)

筆畫:見(4畫)利(7畫)忘(7畫)義(3畫)

來源:

《見利忘義》一詞最早出自《史記·蘇秦列傳》:“天下豪傑之所薨也,必因忘義而佐以欲”。後來,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用來形容那些因個人利益而背棄原有道義的行為。

繁體:

見利忘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見利忘義

例句:

他本來是一個很有道義和正直的人,可是當他看到金錢的誘惑時,竟然看不起曾經的朋友,這真是見利忘義。

組詞:

見義勇為、忠誠、公正、奉公守法

近義詞:

背信棄義、不忠不義、貪婪自私

反義詞:

忠誠、正直、守信、講義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