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西國的意思、西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西國的解釋

(1).泛指分封在西方的諸侯。《公羊傳·僖公四年》:“古者 周公 東征則西國怨,西征則東國怨。”

(2).指西域。《晉書·苻丕載記》:“是時安西 呂光 自 西域 還師,至于 宜禾 , 堅 涼州 刺史 梁熙 謀閉境距之。 高昌 太守 楊翰 言于 熙 曰:‘ 呂光 新定西國,兵強氣鋭,其鋒不可當也。’”

(3).指佛教發源地。 唐 張祜 《聽簡上人吹蘆管》詩:“分明西國來人説,赤佛堂西是 漢 家。”《敦煌曲子詞·蘇莫遮》:“面慈悲,心歡喜,西國神僧遠遠來瞻禮。”

(4).指 西蜀 。 唐 張喬 《送僧鸾歸蜀甯親》詩:“高名徹西國,舊跡寄 東林 。” 宋 蘇轼 《隆中》詩:“ 諸葛 來西國,千年愛未衰。今朝遊故裡, 蜀 客不勝悲。”

(5).指 歐 美 國家。 清 王韬 《建鐵路》:“電氣通标,輪車鐵路,西國以為至要之圖,而 中國 以為不急之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西國”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曆史語境不同而變化,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1.分封西方的諸侯

指古代周朝時期分封在西部地區的諸侯國。這一用法源自《公羊傳·僖公四年》的記載:“古者周公東征則西國怨,西征則東國怨”,反映了周代政治地理格局。

2.西域地區

特指中國曆史上的西域(今新疆及中亞一帶)。例如《晉書·苻丕載記》提到呂光“新定西國”,即指其平定西域地區。

3.佛教發源地

唐代文獻中,“西國”常指印度等佛教起源地。如張祜《聽簡上人吹蘆管》詩雲:“分明西國來人説,赤佛堂西是漢家”,表明佛教傳播背景下的地理指向。

4.西蜀(今四川一帶)

部分文獻中代指中國西南地區,如西蜀政權。例如的造句提到“西國宮闱”,可能暗指蜀地。

5.歐美國家

近現代語境中,“西國”可泛指歐美國家,如和提到的“指歐美國家”。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公羊傳》《晉書》等古籍,或近現代語言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西國的意思

《西國》是一個多義詞,其最常見的意思是指位于漢字文化圈以西地區的國家。在中國古代的地理概念中,西國通常指代今天的中亞、西亞甚至歐洲地區。

西國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西國》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部首是“西”(xī),總共有四畫;後面一個字是“國”(guó),總共有八畫。

西國的來源

《西國》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地理概念。在古代的中國,由于地理知識有限,人們對于位于中國以西的地區了解十分有限,所以稱之為“西國”。這一概念反映了中國人對于世界的認知局限性。

西國的繁體

《西國》的繁體形式是「西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一些差别。《西國》在古代的寫法為「西國」。

西國的例句

1. 《西國》是中國古代地理概念中的一個重要詞彙。

2. 那個國家位于中國的西國。

3. 他去了西國學習漢語。

西國的組詞

1. 西國風情:指西方國家的獨特特色和風土人情。

2. 東方與西國:指東方和西方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和地理概念。

西國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西域、異域

反義詞:東國、中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