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樂于職守。 漢 劉向 《說苑·君道》:“是以主無遺憂,下無邪慝,百官6*能治,臣下樂職,恩流羣生,潤澤草木。”
(2).詩篇名。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 浮遊先生 陳丘子 曰:‘所謂《中和》、《樂職》、《宣布》之詩, 益州 刺史之所作也。刺史見太上聖明,股肱竭力,德澤洪茂,黎庶和睦,天人并應,屢降瑞福,故作三篇之詩,以歌詠之也。’”後用為稱頌太守之詞。 唐 張九齡 《臨泛東湖》詩:“郡庭日休暇,湖曲邀勝踐。樂職在中和,靈心挹上善。” 宋 王楙 《野客叢書·中和樂職詩》:“今人頌太守治政,往往有中和樂職之語。”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樂職漢語 快速查詢。
“樂職”一詞的含義可從古典文獻和現代延伸兩個層面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樂于職守
指對工作充滿熱忱、恪盡職守的态度。這一含義最早見于漢代劉向的《說苑·君道》,原文提到:“臣下樂職,恩流羣生”,強調官員盡職盡責對社會治理的重要性。
詩篇名稱
漢代王褒在《四子講德論》中記載,《樂職》是益州刺史所作的三篇頌詩之一,與《中和》《宣布》并列。該詩用于贊頌太守德政,後逐漸演變為對地方官員的稱頌之詞。
在當代語境中,“樂職”被部分場景引申為“快樂職場”或“快樂工作”的理念,但此用法多見于非學術性宣傳語或特定品牌名稱(如網站名),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建議需要深入考證時,優先參考《說苑》《四子講德論》等古籍原文,現代延伸用法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樂職(lè zhí)是一個中文詞語,由兩個字組成。樂(lè)指的是快樂、愉悅的狀态或感覺,職(zhí)則表示工作、職責。所以,樂職的含義是指對工作職責感到興奮和愉快的狀态。
樂(lè)這個字的拆分部首是亼,共有五個筆畫。職(zhí)這個字的拆分部首是耳,共有七個筆畫。
樂職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體現了對工作的積極态度和樂在其中的精神。在繁體字中,樂職的寫法是樂職。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樂職的寫法稍有不同。樂的古代寫法是樂,職的古代寫法是職。
1. 他很享受他的工作,樂職而至。
2. 在這個團隊中,大家都對自己的職責感到樂職。
組詞:樂業、樂助、職樂。
近義詞:工作愉快、工作滿足。
反義詞:苦差事、悲從心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