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乐职的意思、乐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乐职的解释

(1).乐于职守。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是以主无遗忧,下无邪慝,百官6*能治,臣下乐职,恩流羣生,润泽草木。”

(2).诗篇名。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 浮游先生 陈丘子 曰:‘所谓《中和》、《乐职》、《宣布》之诗, 益州 刺史之所作也。刺史见太上圣明,股肱竭力,德泽洪茂,黎庶和睦,天人并应,屡降瑞福,故作三篇之诗,以歌咏之也。’”后用为称颂太守之词。 唐 张九龄 《临泛东湖》诗:“郡庭日休暇,湖曲邀胜践。乐职在中和,灵心挹上善。” 宋 王楙 《野客丛书·中和乐职诗》:“今人颂太守治政,往往有中和乐职之语。”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乐职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乐职"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义和典籍用例两方面进行阐释:

一、本义与核心释义

"乐"指安乐、乐意;"职"指职务、职分。"乐职"即指乐于(安心、快乐地)担任自己的职务或履行自己的职责,强调对所处职位或责任的满足与投入状态。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典籍,如《汉书·王褒传》载汉宣帝时《中和乐职宣布诗》,其背景为称颂天下太平、官吏各安其职。班固《两都赋》亦有"百官富饶,乐职和神"之句,描绘政通人和之象。

二、引申与文化内涵

在传统语境中,"乐职"常与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相关联,暗含官吏勤勉尽责、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治理状态。如清代学者王先谦在《汉书补注》中释"乐职"为"乐于职守",强调个体对职责的认同感与社会和谐的互动关系。这一概念体现了儒家"在其位谋其政"的伦理观,如《论语》"敬其事而后其食"的思想渊源。

三、典籍用例解析

  1. 《汉书·王褒传》:

    王褒奉诏作《圣主得贤臣颂》,提及"《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颜师古注:"‘乐职’者,言百官各得其职,咸自喜乐也。"此例凸显"乐职"与官僚体系高效运转的关联。

  2. 班固《东都赋》:

    "乐职和神,四夷宾服"一句,将官吏安于职守视为国家强盛、外族归附的前提条件,强化其政治象征意义。

文献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乐职”一词的含义可从古典文献和现代延伸两个层面理解,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乐于职守
    指对工作充满热忱、恪尽职守的态度。这一含义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的《说苑·君道》,原文提到:“臣下乐职,恩流羣生”,强调官员尽职尽责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2. 诗篇名称
    汉代王褒在《四子讲德论》中记载,《乐职》是益州刺史所作的三篇颂诗之一,与《中和》《宣布》并列。该诗用于赞颂太守德政,后逐渐演变为对地方官员的称颂之词。

二、现代延伸含义

在当代语境中,“乐职”被部分场景引申为“快乐职场”或“快乐工作”的理念,但此用法多见于非学术性宣传语或特定品牌名称(如网站名),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三、词源背景

建议需要深入考证时,优先参考《说苑》《四子讲德论》等古籍原文,现代延伸用法需注意语境适配性。

别人正在浏览...

八角茴香忭跃冰容不想出姹紫嫣红撺道大义灭亲等比数列颠癎狄道砥行磨名钉钯惇笃铎鞘杜隙膰俎風勃风僝雨僽高驮细马搆乱海汊豪詄洪论谎説蒋生迳交丧蕉纱诘戎治兵及利旷班哭丧棍劳民龙翔虎跃緑茸梦梦密缝木德酿热物爬蛋篇翰平桓前猷縓冠儒喆塞声衫袖试金石书林宋鹊铜狄桐花烟顽鲁晚田晚月呜咿巷陌獮狩西点斜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