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掊斂的意思、掊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掊斂的解釋

聚斂;搜刮。《舊唐書·王播傳》:“ 播 至 淮南 ……設法掊斂,比屋嗟怨。”《舊五代史·晉書·李金全傳》:“ 天成 中,授 涇州 節度使,在鎮數年,以掊斂為務。” 宋 蘇轼 《辯試館職策問劄子》之二:“掊斂民財,十室九空。” 明 葉盛 《水東日記·廣西先後守将優劣》:“﹝ 柳安遠 ﹞未嘗有心於掊斂,待之如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掊斂(póu liǎn)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搜刮、聚斂財物,通常帶有強制性和剝削性,常見于描述官府或統治者對民衆的橫征暴斂。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義拆解與構詞分析:

    • 掊 (póu):本義指用手扒土或聚攏,引申為搜刮、聚斂。《說文解字》釋為“杷也”,即耙子,取其聚攏之意。
    • 斂 (liǎn):本義為收集、聚集,特指征收賦稅或財物。
    • 掊斂:二字連用構成同義複合詞,強調通過強制性手段聚集(財物),力度更強,貶義色彩濃厚。
  2. 核心釋義:

    • 搜刮聚斂(財物):指利用權力或暴力手段強行收集、奪取他人或公衆的財物。
    • 特指橫征暴斂:常用于描述官府、官吏或統治者過度征收賦稅、苛捐雜稅,盤剝百姓的行為。
  3. 用法與語境:

    •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中,批判統治者的暴政或貪官污吏的惡行。
    • 常與表示被剝削對象(如“民財”、“民膏”)或表示行為殘酷(如“苛”、“酷”)的詞語搭配使用。
    • 示例:
      • “掊斂民財,以實私橐。”(搜刮百姓錢財,來充實自己的私囊。)
      • “在位者掊斂無度,民不堪命。”(當權者聚斂財物沒有限度,百姓無法承受。)
  4. 近義詞辨析:

    • 聚斂:中性或略帶貶義,泛指聚集財物,不一定強調強制性或剝削性。
    • 搜刮:貶義,強調像刮東西一樣強行奪取,與“掊斂”意思非常接近,但“掊斂”更具書面語和古語色彩。
    • 橫征暴斂:成語,直接描述強征捐稅,殘酷搜刮,是“掊斂”行為的具體化和強化表達。
  5. 權威辭書釋義參考:

    • 《漢語大詞典》:對“掊斂”的釋義為“聚斂;搜刮”。該詞典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詞典,由數百位專家曆時十餘年編纂完成,具有極高的學術權威性。其釋義準确概括了該詞的核心含義。
    • 《辭源》(修訂本):作為一部專門收錄古漢語詞彙的大型辭書,《辭源》對“掊斂”的釋義同樣指向“聚斂,搜刮”,并常引用古代文獻例證。它是研究古漢語詞彙和曆史文化的權威工具書。

“掊斂”是一個具有強烈貶義色彩的古漢語動詞,專指利用權勢強行搜刮、聚斂(通常是他人的)財物,尤其指官府或統治者對民衆的橫征暴斂。其含義重在強調行為的強制性和剝削性。

網絡擴展解釋

“掊斂”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óu liǎn,其核心含義為聚斂財物、搜刮民財,通常帶有貶義色彩,多指通過不正當手段強行征收或剝削。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詞義


二、用法與語境

  1. 負面指向:多用于批判苛政、貪官污吏等行為。例如:

    • 《舊唐書·王播傳》提到:“設法掊斂,比屋嗟怨”,形容王播在淮南任上殘酷搜刮,導緻民怨沸騰。
    • 蘇轼《辯試館職策問劄子》中批評:“掊斂民財,十室九空”,強調剝削導緻百姓貧困()。
  2. 近義詞:可替換為“聚斂”“盤剝”“橫征暴斂”等。


三、同詞異形


四、現代適用性

該詞屬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但在曆史文獻解讀或批判性語境中仍可見,需注意其貶義屬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法,可查閱《舊唐書》《宋史》等史料(來源參考、2、3)。

别人正在浏覽...

阿香笆壁敗群半額牓阙襃答玢豳層面抄直赤蘎傳讀穿着講究赕布凍寒鳳毛濟美峯腰附隸負期高低潮鼓金紅葉虎頭牢房互易基階驚潮靜綠錦官城謹素九首冀志軍健蠟光紙闌幹藍黑六聯流蘇龍荔牛頭船女先批鱗請劍歉歲青霧取便肉玃省覽誓詞殊目樞掾松雪道人恬美跳百索通本銅器妥籌土宜頑山誤點無消說邪民晞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