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曲折流往。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決水》:“俗謂之為 檀公峴 ,蓋 大别 之異名也。其水歷山委注,而絡其縣矣。”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四》:“ 河 之源自天上來,驚濤奔浪,一瀉千裡……其性喜紆折好遷徙,委注於 徐揚 之窪下。”
(2).信任;重用。 宋 王禹偁 《右衛上将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奏敕撰》:“以公知 滄州 軍州事。擁 左馮 之旌旆,臨 滄水 之封陲。委注方隆,威望愈重。” 宋 範仲淹 《又上呂相公書》:“某謂朝廷用儒之要,莫若異其品流,隆其委注,衆皆望風禀畏,以濟邊事。”《金史·楊伯元傳》:“ 伯元 以才幹多被委注,凡兩為推排定課使,累為審録官。”
“委注”為漢語複合詞,其詞義可從構詞法和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詞義 “委”含托付、交予之義,“注”表專注、傾注。二字組合指将事務或情感集中托付于特定對象。《漢語大詞典》釋義為“委托并專注處置”,多用于表達對人事的鄭重寄托,如《資治通鑒·唐紀》載“軍務委注,悉聽裁決”,體現職權托付的正式性。
二、引申詞義 在文學語境中衍生出情感傾注之義,《古代漢語詞義演變研究》收錄其引申為“心神專注、情意深寄”的用法,如宋代文集中“平生委注,盡在詩書”即表精神凝聚之态。
三、古典文獻應用 該詞多出現于史書及政論文章,《後漢書·陳忠傳》有“事無巨細,鹹見委注”的記載,反映古代政務處理中的責任分配制度。明清小說亦見“情思委注”等情感化表達,印證詞義擴展軌迹。
四、現代使用範疇 現代漢語中主要用于書面語體,常見于公文或學術論述,如《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标注其適用範圍包含“重要事務的授權管理”及“學術精力的專注投入”雙重維度。
“委注”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水流蜿蜒曲折的流動方向。這一用法多見于地理文獻,例如:
表示對人的器重或賦予重任,常見于曆史文獻:
該詞屬于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其雙義性體現了古漢語詞彙的語境靈活性,需結合上下文具體分析。
八成巴格達補選朝鐘暮鼓傳風除卻打磕铳丁彊低手多情多感蠹衆木折翻戲憤沮撫輯改行自新高山峻嶺鼓口合門厚實灰釘降登家生婢子驚魂落魄掬誠狂熱酷楚厘麰留牍柳膠買歡冒貨面目全非南州榻怒忿烹采蓬室犏牛辟脅頗我青凫衾衣趨走人來瘋三腳兩步三闾小玉上馬杯山陰生産資料市場省昏聲讨射魚指天市寵絲竹松箑吐耀枉奪亡弗無損于翔舞信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