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百镒的意思、百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百镒的解釋

亦作“ 百溢 ”。極言貨币之多。溢,古代黃金計量單位,二十兩或二十四兩。《韓非子·五蠹》:“鑠金百溢, 盜跖 不掇。” 王先慎 集解:“《論衡》溢作鎰。”《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於是送以安車駕駟,束帛加璧,黃金百鎰,終身不仕。”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八:“黃金百溢盡,資用常苦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百镒”是古代漢語中表示巨額財富的重量單位,其釋義與用法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镒”為古代重量單位,《漢語大詞典》載其“一镒合二十兩或二十四兩”,具體數值因朝代而異(如周制二十兩,漢制二十四兩)。“百镒”即百倍于此數,多用于形容黃金白銀的龐大數量,如《戰國策》中“黃金百镒,白璧一雙”即典型用例。

二、詞源演變

“镒”字從金從益,《說文解字》釋“益”為“饒也”,本義與增益相關,後加“金”旁特指貴金屬計量單位。先秦文獻中“百镒”多作實際計量,漢代後漸衍生出“極言富貴”的比喻義,如《漢書·食貨志》以“百镒之金”代指國庫儲備。

三、文獻用例

  1. 實物計量:《史記·孟嘗君列傳》載“秦王大悅,乃遣車十乘,黃金百镒以迎孟嘗君”,此處為具體賞賜數額記載。
  2. 文學修辭:李白《将進酒》“千金散盡還複來”中的“千金”與“百镒”屬同類誇張表述,均屬詩人對財富的意象化運用。

四、現代應用

該詞現僅存于成語典故及曆史研究領域,如“百镒藏香”等商業品牌借其古雅含義提升文化附加值。《現代漢語詞典》将其标注為“曆史詞”,建議普通行文時使用現代計量單位替代。

網絡擴展解釋

“百镒”是古代漢語中的量詞組合,具體含義如下:

  1. 字詞拆分解釋

    • 百:數詞,表示“一百”。
    • 镒:古代重量單位,一镒相當于20兩(一說24兩)。
      因此,“百镒”的字面含義為100镒,即2000兩(按20兩/镒)或2400兩(按24兩/镒)。
  2. 引申含義
    常與“黃金”連用(如“黃金百镒”),泛指巨額財富。例如《戰國策·燕策》中提到“黃金千镒”,即用“镒”表示黃金的貴重和數量龐大。

  3. 注意事項
    “镒”的具體換算标準因曆史記載不同存在争議,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分析。現代使用中,該詞多用于古文引用或比喻性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阿段邦禮背悔别筵畢舉赪壤抽稅出口成章從斜寸度措筆妲己大落落蛋黃翻撲風平浪靜風源服慘膚訴赴湯蹈火輔宣宮司含經浣花叟惠濟孑蜺忣忣極樂靜緑鲸鲵汲揚蹶穴苦處臨水登山流贍流豔渌蟻蒙恩被德南針拿權内主砰宕歧黃秋高氣肅瞿唐壤蟲生介省相水監瑣印擡褃太溪添壽銅花同訓逶邃吳鈎無間是非陷城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