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江并流的意思、三江并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江并流的解釋

在雲南省西北部。分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三個景區。面積3800平方千米,海拔6000多米。山高水深,景色奇幽。地質景觀神奇奧妙,雄、奇、險、秀,引人入勝。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江并流”是一個地理學術語,特指中國雲南省西北部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三條大江在橫斷山脈區域并行奔流而不交彙的自然奇觀。這一現象因三條江在直線距離約80公裡的範圍内呈“川”字形排列而得名,其形成與印度闆塊和歐亞闆塊碰撞引發的地質構造運動密切相關。

地理特征

三江并流區域覆蓋面積約1.7萬平方公裡,涵蓋高黎貢山、怒山、雲嶺等山脈。其中,金沙江(長江上遊)與瀾滄江(湄公河上遊)最短直線距離僅66.3公裡,瀾滄江與怒江(薩爾溫江上遊)最短距離僅18.6公裡。三江在此段形成深切峽谷地貌,垂直高差最大可達4000米,造就了“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的立體氣候。

文化意義

該區域是漢、藏、納西、傈僳、普米等16個民族的聚居地,保存着藏傳佛教噶舉派寺院、納西族東巴文、茶馬古道等文化遺産。例如,怒江峽谷的傈僳族“刀杆節”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生态價值

三江并流區擁有中國20%的高等植物和25%的動物種類,包括滇金絲猴、紅豆杉等珍稀物種。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将其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評價其為“反映地球演化曆史的關鍵地質現象”和“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


參考來源

  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中心對“三江并流”的官方描述(http://whc.unesco.org/en/list/1083
  2.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橫斷山脈構造演化研究報告》
  3.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2020年刊載的《三江并流區地貌解析》
  4.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公開數據
  5. 雲南省人民政府《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産地保護管理規劃》

網絡擴展解釋

三江并流是描述中國雲南省西北部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三條大江并行奔流的地理奇觀。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三江并流指金沙江(長江上遊)、瀾滄江(湄公河上遊)和怒江(薩爾溫江上遊)三條發源于青藏高原的江河,在雲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約170公裡,形成“江水并流而不交彙”的獨特景觀。三條江最近處直線距離僅19公裡(瀾滄江與怒江),最遠約66公裡(瀾滄江與金沙江)。

二、地理特征

  1. 山脈分布:四座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脈夾持三條江,由西向東依次為高黎貢山、怒山、雲嶺、雪山山脈,構成“四山夾三江”的格局。
  2. 區域範圍:總面積約3800平方千米,海拔跨度從760米至6740米。
  3. 流向與終點:三條江最終分屬不同海域——金沙江注入東海,瀾滄江流入南海,怒江彙入安達曼海。

三、地質成因

約3000萬年前,印度闆塊與歐亞闆塊碰撞擠壓,導緻青藏高原隆升,橫斷山脈區域形成南北走向的深大斷裂帶。河流沿斷裂帶切割山脈,在持續的地質運動中逐漸形成并流不交彙的格局。

四、文化與景觀價值

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該區域以雄、奇、險、秀著稱,涵蓋雪山峽谷、高山湖泊、冰川地貌等多樣景觀,200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别人正在浏覽...

表符璧宮補化長貳長歌當哭廠衛讒佞宸跸叱嚷戳包兒聰記待古丢脫戆僻觀音素榾榾浩裾懷聖寺徽祖魂飛魄蕩交口稱譽甲姓僸佅金昴金炧括香鐐铫亂頭粗服毛發之功缪節磨合旁溢陴塢樸忠趬悍寝嘿瓊香期親人等日不暇給日幹蕊苑三都賦三壺穑民上清聲奢射聲侍教實體霜斷素藴談揚田穉跳銀停喪沃蕩吾丘無為而成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