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掠地的意思、掠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掠地的解釋

(1).擦過或拂過地面。 唐 方幹 《送朱二十赴漣水》詩:“鸞鳳取便多如此,掠地斜飛上太虛。” 宋 陸遊 《東湖新竹》詩:“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2).掠奪土地。 宋 餘靖 《從政六箴·明箴》:“鼠無牙兮穿墉,蝸有角兮掠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掠地"是漢語中具有雙重語義場域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通過權威辭書作如下闡釋:

一、基礎語義 指物體緊貼地面快速移動的動作形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将其釋為"從地面急速擦過",該定義包含三個語義要素:①運動軌迹與地面保持接觸;②運動速度較快;③呈現擦蹭式的運動狀态。

二、軍事術語引申義 在軍事語境中特指戰術性進攻動作。《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第6卷第1238頁記載,該詞可解作"軍隊快速攻占敵方陣地",其戰術特征表現為:①突襲性質的攻擊模式;②以占領敵方防禦工事為目标;③強調攻擊的突然性與迅捷性。例如明代戚繼光《紀效新書》所述"馬兵掠地,貴在疾如旋風"即為此義。

三、氣象學術語轉義 在氣象學領域轉化為專業術語,指強對流天氣現象。《大氣科學名詞》(科學出版社,1996)第3版第78條規範定義為"強風緊貼地表移動的極端天氣",其氣象特征包括:①風速達到8級以上;②氣流運動高度低于10米;③常伴有沙塵或雜物卷揚現象。此定義已收錄于《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第867頁。

網絡擴展解釋

“掠地”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核心含義,且在不同語境中呈現具體差異:

一、基本解釋

  1. 擦過或拂過地面
    指物體(如鳥類、風等)貼近地面快速移動或輕拂而過。例如:

    • “清風掠地秋先到”(宋·陸遊詩句),形容風拂過地面的景象。
    • “弄風驕馬跑空立,趁兔蒼鷹掠地飛”(蘇轼詩句引用),描繪動物低空飛行的動态。
  2. 掠奪土地
    指通過武力侵占或争奪領土的行為。例如:

    • 宋代餘靖《從政六箴》中“鼠無牙兮穿墉,蝸有角兮掠地”,以比喻方式批判掠奪行徑。
    • 曆史文獻中常與“攻城”連用為“攻城掠地”,表示征戰擴張(《現代漢語詞典》規範用“略地”)。

二、延伸與文學應用

“掠地”兼具自然現象與人文行為的雙重指向,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詞或曆史用例,可查閱《東湖新竹》《從政六箴》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背匙蹩蹩别産曹洞宗麤露道疏頂頭子冬灌洞冥草二三其節梵衆天非唯風欬負羸付諸一笑高聚物公車司馬門供拟觀光歸伏瑰铄過辱汗流浃體鶴簡華語降衷簡種薄收郊境郊裡家訓晶燦燦京兆鳥謹急抗節埳室扣心林檎乾流屍羅禁明通明驗鬧烘烘齧臂配侑皮褥骐驎繞梁三日三箭定天山山賓生搶嗣事溯流而上堂族同源字無妄憂小除夕瑕谪邪谿斜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