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降衷的意思、降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降衷的解釋

施善;降福。《書·湯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孔 傳:“衷,善也。”《國語·吳語》:“今天降衷於 吳 , 齊 師受服。” 金 元好問 《箕山》詩:“降衷均義禀,汩利忘智決。得 隴 人望 蜀 ,有 齊 安用 薛 !”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維皇上帝降衷下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降衷”是漢語古典詞彙,其核心含義可追溯至先秦典籍。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古代漢語詞典》的釋義,“降衷”指上天賦予人的善性或本心,具有哲學與倫理雙重意涵。具體解析如下:

一、基本釋義

“降”為動詞,表賜予、降下;“衷”指内心、本性,如《尚書·湯诰》載“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意為上天賜予人類善良本性。此詞多用于描述天賦的道德屬性,強調人性本善的儒家觀念。

二、詞源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後在《左傳·昭公二十年》“民有好惡喜怒哀樂,生于六氣,是故審則宜類,以制六志,哀有哭泣,樂有歌舞……民失其性,是故為禮以奉之”的注疏中,孔穎達引“降衷”解釋人類天然禀賦的保持與禮法規範的關系。

三、古籍例證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在闡釋《中庸》“天命之謂性”時,強調“降衷即天命之性”,将詞義提升至理學體系的核心概念。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衷”為“中衣”,引申為不偏不倚的内在本質,與“降衷”的倫理内涵相印證。

四、近義關聯

該詞常與“秉彜”(持守常道)、“受中”(秉承中正)構成互文,如《詩經·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彜,好是懿德”,皆指向天賦道德觀。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多見于研究儒家心性論的學術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

“降衷”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文獻資料解析如下:


一、核心釋義

降衷(jiàng zhōng)意為施善、降福,指上天或神明将善意、福祉賜予人間。這一概念在古代文獻中常與天命、道德關聯,強調上天的恩澤或對人類的庇佑。


二、詞源與典籍例證

  1. 《尚書·湯诰》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 孔傳注釋:“衷,善也。” 此處指上天賦予人類善性,體現道德層面的恩賜。
  2. 《國語·吳語》
    “今天降衷于吳,齊師受服。”

    • 此處指上天降福于吳國,使其戰勝齊國。
  3. 金代元好問《箕山》詩
    “降衷均義禀,汩利忘智決。”

    • 強調上天賦予人平等的善性與道德準則。

三、結構解析


四、曆史語用

此詞多用于儒家經典及古代詩文,帶有鮮明的古典色彩。例如太平天國文獻《英傑歸真》中“維皇上帝降衷下民”,延續了傳統天命觀的表達。


五、現代適用性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僅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化語境。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賜福”“施恩”等替代。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籍原文或不同注釋,可參考《尚書》《國語》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可綽辯訴布币側理澄潤塵涓赤蘿遄行出出溜溜楚色丹宮丹麥盜恩地形圖底座東向額解風平波息扶牆符應工間騧駠簂步搖汗褟橫披和潤環肥燕瘦誨函繭盎降出間色交修濟良所金娥積習難除軍捷可敬磕頭如搗蒜窟竅鹿甒緑茶履道裡馬遲枚疾面诋愍愛哞哞旁推側引棚子耆壯覰觎燃藜稔禍僧主山池猞猁狲收訖收岩霜楓體育道德危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