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箭定天山的意思、三箭定天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箭定天山的解釋

《新唐書·薛仁貴傳》:“詔副 鄭仁泰 為鐵勒道行軍總管,時九姓衆十餘萬,令驍騎數十來挑戰, 仁貴 發三矢、輒殺三人,於是虜氣懾,皆降……軍中歌曰:‘将軍三箭定 天山 ,壯士長歌入 漢 關。’”後以“三箭定天山”謂大将武藝高強,聲威服人。 宋 辛棄疾 《江神子·和陳玉和韻》詞:“卻笑将軍三羽箭,何日去,定 天山 。” 明 無名氏 《贈書記·對陣留情》:“效螳螂當車怒暫,管須臾折衝,三箭定 天山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箭定天山”是一個源自唐代的曆史典故,常被用來形容武将武藝高強、以智勇威懾敵軍的壯舉。以下是詳細解釋:

1.成語出處

這一典故最早見于《舊唐書·薛仁貴傳》,後《新唐書》中也有記載。故事背景是唐高宗龍朔年間(661-662年),回纥鐵勒九姓突厥聯合進犯唐朝邊境,薛仁貴奉命率軍征讨。

2.曆史典故

3.成語寓意

“三箭定天山”不僅體現薛仁貴高超的箭術和軍事才能,更強調以少勝多、威懾制敵的謀略。後世常用于比喻通過關鍵行動迅速解決問題,如宋代辛棄疾在《江神子》中引用此典:“卻笑将軍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

4.補充說明

“三箭定天山”通過薛仁貴的英雄事迹,生動展現了中國古代武将的勇武與智慧,成為象征軍事威懾力的經典成語。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箭定天山》

《三箭定天山》是一個成語,指的是在河山的關鍵位置設置三支目标精确的箭矢,以确保決定性的勝利。它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意思是采取巧妙的策略、方法,解決複雜的問題或達到成功的目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三箭定天山》的拆分部首分别是“三”、“立”和“目”,它們的拆分筆畫分别是1、5、5,總計11個筆畫。

來源

《三箭定天山》這個成語出自《三國演義》第83回。故事中,趙雲為了打通馳道,戰勝了強敵馬谡,通過設下三個目标,用三支箭矢擊中目标,成功穩定了長坂坡。

繁體

《三箭定天山》的繁體形式是「三箭定天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成語《三箭定天山》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沒有太大區别,但可能有些許的書寫形式上的變化。

例句

1. 他巧妙地采取了《三箭定天山》的策略,最終解決了這個疑難問題。

2. 他運用《三箭定天山》的方法,成功地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

組詞

三箭齊發、定局、天山雪、問題解決、成功目标等。

近義詞

一箭雙雕、一石二鳥、運籌帷幄、有備無患。

反義詞

雷打不動、草率從事、蠻幹無謀、毫無章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