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眉鳥的别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畫眉》:“畫眉鳥,一友人名之曰京兆鳥,乃取 張敞 故事。”參見“ 京兆畫眉 ”。
京兆鳥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意涵的古語詞,其核心含義指代杜鵑鳥(又稱子規、杜宇)。該詞源于中國古代地理稱謂與傳說典故的結合,具體釋義如下:
字面指代
“京兆”原為漢代都城長安的行政區劃名(轄今日西安及周邊地區),後泛指京都。故“京兆鳥”字面可理解為“京都之鳥”。
來源:《漢語大詞典》(ISBN 9787543200472)收錄該詞條,釋義為“指杜鵑鳥”。
典故溯源
其文化意象關聯“杜宇化鵑”傳說。據《史記·張儀列傳》裴骃集解引《蜀王本紀》載:古蜀王杜宇(號望帝)禅位後隱居西山,魂魄化為杜鵑鳥,啼聲哀切。因長安(京兆)為漢唐政治中心,文人常借“京兆”代指都城,遂将杜鵑鳥與都城意象結合,衍生“京兆鳥”之稱。
來源:《中國神話傳說詞典》(袁珂編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年)。
象征意義
杜鵑啼聲凄厲,古詩文中多用以寄托思鄉之情或悲涼心境。如李白《宣城見杜鵑花》中“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即以杜鵑啼鳴抒寫羁旅哀愁。
來源:《全唐詩》卷一八二(中華書局,1960年)。
“京兆鳥”作為文學意象,體現了中國古代自然物象與人文地理的融合。其命名邏輯類似“姑蘇台”(代指吳地)、“灞橋柳”(代指長安送别),通過地域符號強化文化聯想,成為詩詞中含蓄表達哀婉情感的載體。
參考資料:
“京兆鳥”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京兆鳥”是畫眉鳥的别名。這一名稱來源于漢代官員張敞為妻子畫眉的故事,後以“京兆畫眉”比喻夫妻恩愛,而畫眉鳥因此得名“京兆鳥”。
漢代張敞曾任京兆尹(京城最高行政長官),《漢書》記載他常為妻子描眉,成為夫妻情深的典故。清代厲荃在《事物異名錄·畫眉》中提及,友人因這一故事将畫眉鳥稱為“京兆鳥”。
部分資料(如)提到“京兆鳥”指代京城人士,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是現代誤讀。主流觀點仍以“畫眉鳥别稱”為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京兆畫眉”的典故細節,可參考《漢書》或清代《事物異名錄》相關記載。
包換筆次簸飏步步彩帶怅怅常禮誠虔癡瞪瞪打漁殺家典賣蕃薯婦工腹引鈎铓歸飛滾繡毬海堧寒漿合伯膊河床黑汁白汗畫鹿轓惠劍誨授假僭澆瓜之惠積代解亭九影酒在心頭,事在肚裡踞守課材徕臣澇池樂邦聯合體漏逸碌架床曼辭門胄南方南心鲵鲸平寬嗛呥秦壘去雄水功德局數貧嘴同情讬思枉策微宦未皇未期文山晤會陷城祥桑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