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紛擾,紛亂。《朱子語類》卷六七:“某近看《易》,見得聖人本無許多勞攘,自是後世一向亂説,妄意增減,硬要作一説以強通其義。” 明 李贽 《初潭集·兄弟下》:“初何嘗有冊文金縢,做出許多勞攘來耶!”
(2).形容心情煩躁不安。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 張生 聞語,轉轉心勞攘。” 明 楊柔勝 《玉環記·韋臯思憶》:“日月有盈虧,人事有番掌,青天問不應,搔首空勞攘。”
(3).勞碌。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三折:“一地裡受煎熬,遍寰宇空勞攘,兀的不慌殺了海内龍王。”《儒林外史》第八回:“所以在風塵勞攘的時候,每懷長林豐草之思。” 清 洪昇 《長生殿·獻飯》:“爾等今日,便可各自還家。省得跋涉程途,飢寒勞攘。”
“勞攘”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áo rǎng,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紛擾紛亂
指環境或事務的混亂無序狀态。例如《朱子語類》提到“聖人本無許多勞攘”,強調原本無需人為的紛擾。
心情煩躁不安
形容内心的焦躁情緒。如金代《西廂記諸宮調》中“張生聞語,轉轉心勞攘”,展現人物内心的不安。
勞碌奔波
指身體或生活上的辛勞。元代《張生煮海》中“遍寰宇空勞攘”即表達奔波勞碌的無奈。
如果需要更完整的古籍例句或衍生用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勞攘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繁忙和忙碌。它可用于形容人們工作繁重、傾力付出的狀态。
勞攘的部首是力,表示相關意義與力量有關。它由11個筆畫組成。
勞攘原指農業勞動季節的忙碌,後來也用于形容其他行業的繁忙。
勞攘的繁體字為勞攘。
古時候勞攘的漢字寫法并沒有明确的記錄,因為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形狀和結構也發生了一些改變。
1. 他整日勞攘于工作,幾乎沒有時間休息。
2. 這個時期商家們忙得勞攘,無暇顧及其他事務。
組詞:勞累、勞動、勞者
近義詞:忙碌、繁忙、忙于、勤奮
反義詞:閑暇、空閑、悠閑、安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