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酷無情。 清 唐甄 《潛書·格定》:“臨難必懼,臨喪必哀,親疾必憂,君危必共,國亂必赴,皆傷其心者也。不為之傷心者,殘薄人也。”
“殘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冷酷無情,通常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或行為缺乏同情心。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原文,可參考《潛書·格定》或相關古籍解析()。
《殘薄》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殘缺不全或者不完美。它形容事物或者人的狀态不夠完美或者不夠充分。
《殘薄》的拆分部首是殳和艸。其中,殳指的是一種古代兵器,艸指的是草。
《殘薄》共有13畫,其中“殘”有10畫,“薄”有3畫。
《殘薄》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董卓傳》中,形容董卓的行為殘暴、輕薄。後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應用于描述事物或人的不完美或不充分之處。
《殘薄》的繁體字是「殘薄」。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不同,而《殘薄》這個成語在古代的寫法為「殘薄」。
1. 他的知識隻是殘薄的皮毛,還需多加努力。
2. 這個畫家的作品雖然有一些精彩之處,但總體來說還是稍顯殘薄。
1. 完美:與殘薄相對,表示完整、充實。
2. 不足:與殘薄含義相近,表示不夠充分或不足夠。
3. 不完整:指事物或人的狀态不夠完美、不夠完整。
1. 不完善:意思與殘薄相似,表示不完美或不完善。
2. 缺陷:指事物或人的不足或瑕疵。
完美:與殘薄相對,表示完整、充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