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旌勸的意思、旌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旌勸的解釋

表彰獎勵。 宋 蘇轍 《論堂除太寬劄子》:“庶使堂除官吏不復待闕,與四選稍異,亦旌勸之義也。” 宋 曾敏行 《獨醒雜志》卷二:“ 毛文捷 通經典禮,廷對方謀,茲謂碩材,可宜旌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旌勸(jīng quàn)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表彰與勉勵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指向通過公開嘉獎來勸勉德行或功績。該詞由“旌”與“勸”二字構成:

一、語素解析

  1. “旌”原指古代以羽毛裝飾的旗幟,用于标識或傳令,後引申為表彰、顯揚之意,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載“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2. “勸”意為勉勵、倡導,如《莊子·逍遙遊》中“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強調通過積極引導促進行為改變。

二、詞義内涵

作為合成詞,“旌勸”指代以表彰形式激勵善行或功績的行為,常用于典章制度或社會教化語境。例如《宋史·選舉志》記載:“旌勸孝悌,糾懲悖戾”,體現其通過官方褒獎引導社會風氣的功能。

三、權威參考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該詞屬書面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正式文體;《漢語大詞典》則進一步指出其多與“懲惡”對舉,構成“旌善懲惡”的治理邏輯。

網絡擴展解釋

“旌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字義拆分及文獻例證進行解析:

一、整體含義 旌勸意為表彰獎勵,強調通過公開表揚或物質激勵來勉勵他人。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尤其宋代官方文書或文人筆記中,常用于描述對人才、功績的嘉獎。

二、字義拆分

  1. 旌(jīng)
    原指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如“旌旗”),後引申為公開表揚,如“旌表其功”。
  2. 勸(quàn)
    本義為說服、勉勵(如“勸學”“勸勉”),此處特指通過獎勵進行激勵。

三、文獻例證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官方對官吏、賢才的表彰,或文人評價他人功績。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可見于曆史文獻研究或文言文創作。

别人正在浏覽...

拜荷百思不得其解百聞不邦棟鞭責标線池綍戳煤釺誕詐大堡礁瞪眡調包督眎酦酵梵屧發嚴墳封紛競分至光祚汗流洽衣黃黍虎頭公僵蠶艱苦卓絕教父佳壻輯補街頭影戲金管金魚袋稽山大王嫉俗祭竈空晴聯播潦潮陵曆率爾人内庫迫力蜣蜋轉丸欠資青簿啟劄唼啑賒買聲援沈寞適賢説短道長松瀑遂心投杼屠顔玩意溫恂銜敕小妮子亵絆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