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瘦骨的意思、瘦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瘦骨的解釋

(1).謂馬的肢體強壯而不肥。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馬》詩:“胡馬 大宛 名,鋒稜瘦骨成。”

(2).指瘦弱的身軀。 唐 陸龜蒙 《記事》詩:“瘦骨倍加寒,徒為厚繒纊。” 清 納蘭性德 《昭君怨》詞:“瘦骨不禁秋,總成愁。” 清 陳夢雷 《東行口占》之二:“瘦骨可堪邊地苦,敝裘寧耐朔風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瘦骨

釋義

指人體或動物骨骼突出、脂肪肌肉極少的狀态,形容極度消瘦或嶙峋之态。引申為貧瘠、單薄或剛硬不屈的意象。


一、詞典釋義與語義解析

  1. 本義:指因營養不良、疾病或衰老導緻的骨骼明顯凸出、肌肉萎縮的生理狀态。
    • 例證:

      “瘦骨嶙峋”形容人瘦得骨頭突出,如《現代漢語詞典》釋義:“形容人消瘦露骨。”

  2. 引申義:
    • 象征貧瘠:如“瘦骨窮山”形容土地荒蕪貧瘠;
    • 喻示剛毅:文學中借“瘦骨”表現堅韌品格,如“瘦骨铮铮”喻人剛正不阿。

二、古典文獻中的文化意涵

  1. 詩詞意象:
    • 杜甫《瘦馬行》:“皮幹剝落雜泥滓,毛暗蕭條連雪霜。”以“瘦骨”隱喻懷才不遇的孤高氣節;
    • 李賀《馬詩》:“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借馬骨嶙峋寫其神駿不屈。
  2. 醫學典籍:
    • 《黃帝内經·素問》提及“形瘦骨立”為虛勞病症的表征,屬氣血虧虛之候。

三、現代用法與權威參考

  1. 規範釋義:
    • 《漢語大詞典》定義:“瘦削的骨頭,多形容人體羸弱。”
  2. 語言學分析:
    • 構詞法為偏正結構,“瘦”修飾“骨”,屬具象名詞,常見于狀态描寫(如“瘦骨伶仃”)或比喻修辭(如“瘦骨如柴”)。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杜甫.《杜詩詳注》卷十. 中華書局, 1979.
  3. 《黃帝内經·素問·玉機真藏論》. 中醫古籍出版社, 2003.
  4.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數據庫驗證:https://ctext.org/

網絡擴展解釋

“瘦骨”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形容馬的肢體強壯而不肥

這一含義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中,多用于描述良馬的體态特征。例如:

二、指人瘦弱的身軀

後引申為形容人或動物消瘦的體态,帶有羸弱、單薄的意象。例如:

補充說明

該詞具有文學色彩,常見于詩歌或抒情描寫中,既能表現剛勁有力(如馬),也能渲染凄清孤寂(如人)。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情感傾向。

别人正在浏覽...

白畫薄松松八磚焙蠒奔迫别館宸衛搊瘦觸景傷情慈帏存亡續絶錯出德馨電照風行短氣多時燔告封蔽風風勢妢胡觥飯不及壺飧歸去來國衆鼓師哈欠鴻斷魚沉黃闼較短比長讦首敬業酒入舌出扣額嚨胡邁秀南冠客俳佪平暢鈚子箭鋪張牽闆愆伏傾囊麴生讓位柔武三方色散神采奕奕設主贳忍贖梢疏影停妥透現吞風飲雨亡極渦管詳察席寵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