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裘褐的意思、裘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裘褐的解釋

(1).粗陋衣服。《莊子·天下》:“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 成玄英 疏:“裘褐,粗衣也。”《後漢書·逸民傳·梁鴻》:“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 鴻 所願哉?” 宋 黃庭堅 《招子高二十二韻兼簡常甫世弼》:“負薪泣裘褐,公子禦狐貂。”

(2).泛指禦寒衣服。《晉書·郄超傳》:“且北土早寒,三軍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 宋 蘇轼 《次韻王郎子立風雨有感》:“百年一俯仰,寒暑相主客,稍增裘褐氣,已覺團扇厄。”

(3).借指高人隱士。 金 元好問 《弘州贈曹子玉》詩:“丘園舊憶詢幽仄,裘褐今聞識姓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裘褐”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iú hè(部分文獻注音為“qiú hé”,但主流讀音為“hè”),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1.粗陋簡樸的服裝

指用粗毛或獸皮制成的簡陋衣物,常與隱士、墨家等崇尚節儉的群體關聯。


2.泛指禦寒衣物

廣義上指冬季保暖的厚衣服,強調其禦寒功能。


3.借指隱士或清貧高潔之人

因裘褐象征樸素,後人以此代指甘于淡泊的隱士或賢者。


綜合說明

“裘褐”在不同語境中可分别指代物質層面的簡樸衣物、功能性的禦寒服飾 或精神層面的隱士象征。其含義需結合文獻背景具體分析,但核心均圍繞樸素、禦寒、隱逸 展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裘褐

裘褐(qiú hè)是一個常見的成語,具有多個含義。它可以指代衣着簡樸、不華麗的外貌,也可以表示品格高尚、不妥協的精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裘的部首是衣字旁,包含9個筆畫;褐的部首是衣字旁,包含13個筆畫。

來源

裘褐最早出現在《論語·為政》一章中。這句話的原文是“魯穆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後人将其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解為“人人有分明的角色和責任”,并用裘褐來形容人們應該以誠實、樸實的心态來面對自己的角色。

繁體

裘褐的繁體字為「裘褐」。

古時候漢字寫法

裘褐在古時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近,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他雖然衣着樸素,但品性卻非常高尚,真是個裘褐之人。

2. 身穿裘褐的老者一直堅守着自己的原則,不為外界的誘惑動搖。

組詞

1. 裘馬:指穿着豪華華麗的衣服,騎着高頭大馬的人。

2. 粗褐:形容衣物簡陋、樸素。

近義詞

1. 樸素:指簡單、不加修飾的風格。

2. 謙遜:描述虛心、謙虛的态度。

反義詞

1. 華麗:形容豪華、奢華的風格。

2. 虛僞:指表面上假裝真實而内心别有用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