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膚上的)積垢。 魯迅 《彷徨·肥皂》:“她有時自己偶然摸到脖子上,尤其是耳朵後,指面上總感着些粗糙,本來早就知道是積年的老泥,但向來倒也并不很介意。”
“老泥”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這是最常見的用法,指人體表面長期未清潔形成的污垢,尤其在耳後、脖子等部位易積累。魯迅在《肥皂》中曾用“積年的老泥”形容角色皮膚粗糙的狀态。
在紫砂壺制作領域,“老泥”有兩種含義:
提到“老泥”作為成語,比喻人年老體弱、行動遲緩,類似“老态龍鐘”。但該用法在其他權威資料中較少出現,可能屬于方言或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義。
注意:若需進一步了解紫砂泥料的陳腐工藝或文學作品中“老泥”的隱喻,可參考、5、6等來源。
《老泥》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用來形容一個人年紀較大且态度固執、不易變通的樣子。
《老泥》拆分成兩個部首:老(⺼,肉的部首)和泥(水的部首)。
《老》的筆畫數為6,拆分成兩個部首:⺼(肉的部首)和丨(豎筆畫)。拼音:lǎo。
《泥》的筆畫數為8,拆分成兩個部首:水(氵,氺)和尼(屍的部首)。拼音:ní。
《老泥》一詞來源于中國民間口語,常用于日常對話和形容文章中。
《老泥》的繁體字寫法為「老泥」。
在古代,「老泥」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可根據曆史文獻研究,具體寫法可能因時代和地域而有所差異。
1. 他是個老泥,從不接受新的觀念。
2. 這位老泥對任何改變都很抵抗。
1. 老頭兒
2. 泥人
3. 老土
1. 老古闆
2. 頑固
1. 年輕
2. 靈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