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油的意思、火油的詳細解釋
火油的解釋
[kerosene] 〈方〉∶煤油的俗稱
詳細解釋
(1).可以燃燒的油。 宋 範坰 林禹 《吳越備史·文穆王》:“戰血既漬,踐豆者靡不颠踣,命進火油焚之。”《宋史·外國傳五·三佛齊國》:“ 開寳 四年,遣使 李何末 以水晶、火油來貢。”
(2).方言。指煤油。
詞語分解
- 火的解釋 火 ǒ 燃燒,物質燃燒時所發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燭。火源。火焰。煙火。火中取栗(喻為别人冒險出力,而自己吃虧上當,毫無所獲)。 緊急:火速。十萬火急。 指槍炮 * 等:火藥。火炮。 發怒,怒氣:火暴。火
- 油的解釋 油 ó 動植物體内所含的脂肪或礦産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和液體,一般不溶于水,容易燃燒:油餅。油布。油彩。油畫。油亮。油水(亦指不正常的收益或額外好處)。油輪。油垢。奶油。石油。食油。汽油。添油加醋。 用油
專業解析
"火油"在漢語詞典中的詳細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火油"指古代對天然石油的稱呼,後亦泛指煤油等可燃性油類。《漢語大詞典》記載:"火油,即石油。古代又稱石漆、石脂水。"
二、詞源與曆史用法
- 古代指石油: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備史》載:"火油得之海南大食國,以鐵筒發之,水沃其焰彌盛",此處"火油"指可作軍事用途的天然石油。
- 近代指煤油:清代《官場現形記》中"火油"已指照明用煤油,如"洋火、火油均是洋人販來"。現代漢語方言(如閩語、客家話)仍保留此用法。
三、現代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 煤油:輕質石油制品,曾廣泛用于照明、燃料。例:"火油燈""火油爐"。
- 古稱石油:特指未經提煉的天然原油。
四、用法說明
"火油"屬曆史詞與現代方言詞并存,正式文本中"石油""煤油"為規範術語,但文學及口語中仍見使用,如"打翻火油引發火災"(《南方方言詞典》)。
參考資料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火油”是漢語中對煤油的俗稱,尤其在方言中使用廣泛,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火油即煤油(kerosene),是一種從石油中分餾或裂解得到的輕質油類産品,屬于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其閃點約為40°C,揮發性介于汽油和柴油之間。
二、曆史與詞源
- 古代用途:最初指用于火攻的石油制品,如宋代《吳越備史》記載用火油焚燒攻城器械,北周年間(578年)酒泉軍民曾用火油擊退突厥。
- 詞義演變:近代後多指照明煤油,因早期煤油燈普及,“火油”成為日常燃料的代稱。
三、主要用途
- 傳統用途:照明(煤油燈)、燃料(煤油爐、噴燈)。
- 工業用途:機械零件清洗劑、橡膠/制藥溶劑、玻璃陶瓷加工、金屬熱處理等。
- 其他應用:油墨稀釋劑、化工裂解原料。
四、别稱與區分
- 方言别稱:洋油、火水(粵語)。
- 與柴油區别:火油(煤油)碳鍊長度(C10-C16)短于柴油(C16-C20),閃點、燃點更低,不可直接替代。
五、參考資料
- 定義來源:(漢典)、(搜狗百科)
- 曆史用例:(金投原油網)、(漢語詞典)
- 工業應用:(中國財經信息網)
别人正在浏覽...
榜舫包管汴京筆杆子閉關卻掃閉鎖插田嗔拳車轍侈美崔崪道考道術釣橋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鄂君翠被鵝口白瘡發瑩廢柴鳳臘伏道負素槁書怪事咄咄貫朽顧況過淋霍嚓禍祟降玺僭名伎船咎責捐國聚積裾拘眉飛色悅每年明服嫫姑南奔内線賠累辟諱千回百轉趨朝驲遽沙劫時策矢日拾投輸忱數九同岑通文調武瓦硯違背塢候五曉下場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