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句身的意思、句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句身的解釋

佛教語。謂能诠釋衆義而決定其究竟。多法聚積為身。《楞伽經》卷二:“句身者,句有義身自性決定究竟,是名句身。” 宋 正受 集注:“新説雲:謂一句、二句、多句能詮差别名曰句身……身者,多法積聚義。” 清 龔自珍 《<支6*那古德遺書>序》:“名身句身,尚懼不明,烏有所謂參悟者乎?”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句身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句身”是佛教術語,主要用于分析語言與義理的關系,其核心含義需結合不同經典和宗派觀點理解。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句身”指能完整表達佛法義理的句子或句子集合,具有诠釋真理、決定義理究竟的作用。其本質是多法聚積形成的語言單位。例如《俱舍論》舉出“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等完整命題作為句身的典型。

二、構成方式

  1. 單句與多句
    有部宗認為需兩個以上句子才能構成句身(如“諸行無常”為一個句,兩個句以上稱句身),而其他宗派(如法相宗)認為一個完整表達差異的句子即可稱為句身。
  2. 增語為性
    通過語言對事物差異進行表述,如“諸行無常”揭示了現象的無常性,屬于對事物本質的判斷。

三、宗派差異

四、學術應用

在佛教文獻研究中,句身常與“名身”(詞語集合)、“文身”(字母音韻)并列為語言分析的三要素,用于解構經典文本的語義層次。清代學者龔自珍曾以此概念探讨佛經翻譯的精确性,認為需厘清句身才能正确參悟經典。


提示:若需了解不同宗派的具體辯論或相關梵文術語,可進一步查閱《俱舍論》《大乘廣五蘊論》等原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句身的意思

句身(jùshēn)這個詞是指句子的主幹、核心部分。在一個完整的句子中,句身通常包含主語和謂語,它是句子最為重要的部分,決定了句子的基本含義和功能。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句(口部)和身(身部)是句身這個詞的兩個部首。其中,句的拆分部首是口,它代表句子的意思;身的拆分部首是身,它代表人體的一部分。

句的筆畫為5畫,身的筆畫為7畫。

來源和繁體

句身這個詞是中國漢語中的詞彙,來源于古代漢語。在古代,人們用來表達思想和交流的方式主要是口頭語言和書面文字。句身的意義和概念早在古代就已經存在,隻是在現代漢語中被用作術語。

在繁體字中,句身的寫法跟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時期和地區,漢字的形态也發生了變化。古時候寫句身的漢字形式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仍保留了現代形态的特點。

例句

1. 這篇文章的句身清晰明了,讓人容易理解。

2. 請注意句身的變化,這對句子的意義非常重要。

組詞

- 句子:由詞語組成的完整意義的話語。

- 句法:研究句子的結構和句子成分之間的關系的語法學門類。

近義詞

- 句言:用于口頭表達的話語。

- 句意:句子所表達的含義。

反義詞

- 文身:盛裝的漢字和符號。

- 詞軀:單詞的核心部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