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凜然。令人敬畏;嚴肅。《新五代史·唐臣傳·周德威》:“其狀貌雄偉,笑不改容,人見之,凜如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俠女》:“秀曼都雅,世罕其匹,見 生 不甚避,而意凜如也。” 清 王韬 《甕牖馀談·專重天算》:“近代如 徐君青 、 戴鶴士 兩先生,崛興于 浙 ,卓然成為大家,見危授命,大節凜如。”
“凜如”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凜如”由“凜”(嚴肅、冷峻)和“如”(如同)組合而成,表示“像嚴肅冷峻一樣”,形容人或事物的态度、氣質令人敬畏且莊重。例如:“他神情凜如,不怒自威。”
多用于描述人的神态、舉止或言辭,常見于嚴肅場合或文學作品中。如《聊齋志異》中“意凜如也”即形容女子端莊不可侵犯的氣質。
近義詞包括“凜然”“肅穆”,相關成語如“凜若冰霜”“正氣凜然”。需注意語境,避免用于輕松隨意的場景。
總結來看,“凜如”通過比喻強調莊重感,兼具文學性與形象性,適合書面表達或正式描述。
《凜如》是一個形容詞詞語,表示強大和威嚴的感覺。它形容一個人或物體具有無畏的氣勢,不易被動搖或打敗。
《凜如》的拆分部首是“冫”(水字旁)和“彡”(三點水)。它的總共有9個筆畫。
《凜如》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詩經。它指代的是一種強烈、無法言喻的威嚴氣質。
《凜如》的繁體寫法為「凜如」。
古代漢字寫法中,《凜如》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的古時候寫法為「凜如」。
1. 他的眼神凜如寒冰,讓人感到無法靠近。
2. 這座雄偉的山峰凜如一道壁壘,擋住了前進的道路。
凜風、凜冽、凜冬、凜冽寒風
威嚴、威武、莊嚴、嚴肅
輕浮、溫柔、柔弱、懦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