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瓠子的意思、瓠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瓠子的解釋

(1).即瓠瓜。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瓜》:“冬瓜,越瓜,瓠子,十月區種。” 老舍 《駱駝祥子》一:“第二天的生意不錯,可是躺了兩天,他的腳脖子腫得像兩條瓠子似的,再也擡不起來。”參見“ 瓠瓜 ”。

(2).古堤名。舊址在 河南 濮陽 境。《史記·孝武本紀》:“還至 瓠子 ,自臨塞決 河 ,留二日,沉祠而去。” 裴駰 集解:“ 服虔 曰:‘ 瓠子 ,隄名。’ 蘇林 曰:‘在 甄城 以南, 濮陽 以北。’”

(3).見“ 瓠子歌 ”。

瓠瓜的種子。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瓜》:“候水盡即下瓠子十顆。” 明 高濂 《玉簪記·求配》:“瓠子初開擺得齊,欲笑含羞象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瓠子(讀音:hù zǐ)是葫蘆科葫蘆屬的一種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為葫蘆的變種。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植物學特征
    瓠子莖蔓生,葉片心狀卵圓形,夏季開白花。果實呈細長圓筒形或梨形,表皮淡綠色,果肉白色,嫩時柔軟多汁。成熟後外殼堅硬,可制作容器或工藝品。

  2. 食用與用途
    嫩果可作蔬菜,口感清甜,廣泛栽培于長江流域,夏秋采收。古時其幹殼稱為“瓠脯”,種子“瓠犀”因排列整齊,常喻指美人牙齒。

  3. 藥用價值
    性味甘寒,具清熱止渴、利水消腫功效,主治水腫、煩熱、瘡毒等症。花、外殼及種子亦可入藥,分别用于解毒、治牙病等。

  4. 别名與文化
    别稱甘瓠、瓠瓜、扁蒲等。曆史上“瓠子歌”與古堤名相關,河南濮陽曾有“瓠子”堤址。

  5. 注意事項
    部分品種可能含苦味物質,食用前需确認無毒性,避免誤食引發不適。

如需進一步了解栽培分布或具體藥方,可參考權威醫學及植物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瓠子》的意思

《瓠子》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葫蘆的小果實。

拆分部首和筆畫

《瓠子》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瓜(瓜部)和子(子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5畫。

來源

《瓠子》這個詞最早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唐代杜甫的詩《登高》,詩中有句“蒼瓠秋葵一一成熟”,其中蒼瓠指的就是葫蘆的果實。

繁體

《瓠子》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瓠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瓠子》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和現代的寫法相差不大。古人的字形可能稍有變化,但基本結構和現代漢字相似。

例句

1. 那個農村小夥子在地裡看到小瓠子已經成熟了,高興地跑回家告訴父母。

2. 奶奶在院子裡種了許多葫蘆,每年秋天都會有一大堆瓠子。

3. 瓠子上摘下來後,可以做成各種工藝品,很漂亮。

組詞

1. 瓠瓜:指葫蘆。

2. 子彈:指槍彈等火器的發射物。

3. 子宮:女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

近義詞

葫蘆、葫蘆果實。

反義詞

葫蘆茄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