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驢的戲稱。《初學記》卷二九引 南朝 宋 袁淑 《廬山公九錫文》:“爾(指驢)有濟師旅之勳,而加之以衆能,是用遣中大夫閭邱騾,加爾使銜勒大鴻臚斑腳大将軍宮亭侯,以 揚州 之 廬江 、 江州 之 廬陵 、 吳 國之 桐廬 、 合浦 之 珠廬 ,封爾為 廬山公 。”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文一》:“驢九錫封 廬山公 。”
“廬山公”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文獻來源:
驢的戲稱(主要含義)
據權威性較高的《漢典》記載,該詞最早源于南朝宋·袁淑的诙諧作品《廬山公九錫文》。文中以拟人化手法将驢封為“廬山公”,并賜予虛構的封地(如廬江、廬陵等帶“廬”字的地名),帶有幽默色彩。宋代王應麟在《困學紀聞》中也沿用此說法,進一步鞏固了這個稱呼的文學淵源。
表裡不一的隱喻(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外表正直善良,實則心機深重”的人。此說法可能結合了廬山山神傳說(可化人形卻非真人),但缺乏明确古籍出處。
補充說明:
《廬山公》是指江西省婺源縣的一座名山,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它是中國著名的名山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名山”之稱。
廬山公的拆分部首是 廣,并且包含了5個筆畫。
廬山公這個詞的來源,廬山指的是婺源縣的廬山,公字即指山公、山神。這個詞可以理解為廬山之神,也是對廬山的尊稱。
《廬山公》的繁體字為「廬山公」。
古時候,廬山公的漢字寫作「廬山公」。其中,「廬」是指廬山的古稱,用現在的字體寫作「廬」;「山」表示山脈;「公」表示山神。
他們一早就開始爬廬山公,準備向廬山公祈福。
廬山、廬山神、廬山風景、廬山名勝
廬山道士、廬山神仙、廬山山神
廬山民、廬山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