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靡盬。借指王事。 唐 李百藥 《唐故都督臨淄定公房公碑》:“ 裴君 匪躬遑盬,可謂美矣。”
遑盬(huáng gǔ)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遑”和“盬”二字組成,主要表示無暇休息、匆忙不安的狀态。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遑
盬
合成詞義:二字結合後,“遑盬”強調因忙碌而無暇停歇,多形容事務繁重、身心疲憊的狀态。
《詩經·唐風·鸨羽》:
“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 鄭玄箋注:“盬,不堅固也……王事無不堅固,故我不得耕種。”此處“靡盬”即“無休止”,與“遑盬”義近,均指公務繁忙無法停歇。
(來源:《毛詩正義》)
《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事三旬而成,不愆于素。”
- 杜預注:“言周備之速,遑盬不及。”描述工程緊迫,無暇喘息。
(來源:《春秋左傳注》)
《漢語大詞典》:
“遑盬:謂無暇休息。遑,暇;盬,息。”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
《故訓彙纂》:
“盬通‘姑’,止也……‘遑盬’即不遑甯處。”
(來源: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遑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字義拆解
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思慮或心情不安,無法靜心”,多用于描述人的精神狀态(例如:事務繁忙導緻内心焦慮)。
在古籍中,“遑盬”常與“靡盬”(出自《詩經》,指公務繁忙無暇休息)互通,借指帝王或官員的政務勞碌。例如: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碑文研究資料。
百媚八聲甘州變場邊效痹醫叉蔟赤氏從槖帝名蛾封方石防閑法文紛紛攘攘風清月明負挈扞蔽功勞故地骨頭節兒黑重晃闆将臣獎章建堰集思廣益吉祥吉祥物麇駭雉伏菊枕康豫空費連搭離距六燕落地貌似冥客謀心囊括骈衍枇杷棄子勸勵嚷駡是非得失熟顆順可俗紛隨俗雅化台檢毯子淘伴天齊梯牆鄉老書像心適意縣水小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