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ear friend;fellow;Mac]∶親切稱呼比自己年紀小的男性
(2) [younger brother]〈方〉∶弟弟
(1).對同輩年少于己者的昵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罵筵》:“兩位老弟,大家商量,我們一班清客,感動皇爺,召去教歌,也是不容易的。”《儒林外史》第十七回:“那 趙先生 回過頭來,叫一聲:‘哎呀!原來是老弟!幾時來的?’”《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又望着老爺説:‘老弟,你好造化,看這樣子,将來準是個八擡八座罷咧!’”
(2).對晚輩較客氣的稱呼。多行于師弟間。《孽海花》第二一回:“ 唐卿 遠遠望見 龔尚書 便衣朱履,緩步而來,連忙搶出門來,叫聲‘老師’,作下揖去。 龔尚書 還禮不疊,招着手道:‘呵呀,老弟!’” 楊沫 《東方欲曉》第一部三十:“ 慕傑 老弟是隻出錢作東呢?還是同時也參與經管藥房的日常事務?”
(3).對同輩關系較密切者的自稱。 宋 蘇轼 《與蒲傳正書》:“書畫奇物,老弟近年視之不啻如糞土也。”
"老弟"在漢語中是一個多義稱謂詞,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親屬稱謂
指同父母或同輩中年齡最小的弟弟。這是其最原始的血緣親屬含義,強調家庭中的長幼次序。
社交稱謂
泛稱年齡小于自己的男性,常用于熟人之間表達親近或略帶隨意的語氣。例如:"老弟,最近忙什麼呢?"
親疏語境差異
方言差異
在北方方言(如東北話)中更常見,且常帶調侃色彩;南方部分地區則較少使用。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明确标注兩層含義:①同輩中年紀較小的男子;②年長者對年輕男性的親切稱呼。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6年,ISBN 978-7-100-12450-8)
《漢語大詞典》
收錄"老弟"始于清代文獻,例證《紅樓夢》中賈珍對賈琏的稱呼,體現非血緣的社交用法。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
指出在冀魯官話、中原官話區,"老弟"可擴展至對陌生年輕男性的泛稱,語氣需結合語境判斷。
(來源: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
“老弟”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用法:
對弟弟的稱呼
在方言中,直接指“弟弟”,如姊妹間對年齡較小男性的稱呼。
對年輕男性的昵稱
用于親切稱呼比自己年紀小的男性朋友或同輩,表達親近感,如:“兩位老弟,大家商量……”(清代《桃花扇》中的用法)。
同輩或晚輩的客套稱呼
可用于師兄弟或關系密切的同輩之間,如蘇轼書信中自稱“老弟”,或長輩對年輕後輩的客氣稱呼。
曆史與文學中的使用
常見于古典作品,如《儒林外史》《孽海花》等,多體現角色間的親昵或階層關系。
朋友間的親密表達
現代語境中,常被用于朋友間調侃或拉近距離,如“老弟,最近怎麼樣?”。
可通過(搜狗百科)、(漢典)等來源查看更多曆史用例。
百頃裳帷澄高懲誡掣手赤虎儀同馳說川阜單財定貨單豐昂宮罰過文橫眉吐氣毀妝阍人交讁嘉魚窘态就近拘傳決一雌雄具詳客套控制器款段老妹涼意曆聚理所不容率教律切麻鞋明彩明燈火仗齧啖涅文霓幢搦管平曲破財遣問勸饬群生燃點散材山市少時說法台滔風屠疈外台腕闌享禦閑物鹹菹枵腹下帷系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