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老體衰。《新唐書·卓行傳·陽城》:“ 城 封還詔,自稱多病老憊,不堪奔奉,惟哀憐。” 宋 陸遊 《答陸伯政上舍書》:“匆匆不既所欲言者,亦坐老憊耳。” 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三折:“隻説是 馬行街 公婆每都老憊。”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偷桃》:“乃呼子曰:‘兒來!餘老憊,體重拙,不能行,得汝一往。’”
"老憊"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不同來源的釋義如下:
一、基本含義 由"老"和"憊"組合而成,形容人年老體衰、精神疲憊的狀态。其中:
二、詳細解釋 該詞最早見于《新唐書·卓行傳》:"城封還詔,自稱多病老憊",形容因年邁導緻身體衰弱與精神萎靡的雙重狀态。常見于古典文獻中描述老年人因長期操勞或疾病導緻身心俱疲的情形。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辨析
注:該詞屬于書面語,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如需查詢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老憊》是一個形容詞,意指疲憊、疲倦的狀态。它描述一個人在長時間勞累、精神緊張後的疲憊感。
《老憊》的拆分部首是“老”和“心”,其中“老”是首部,表示年老、衰老的意思,“心”表示與感情、情緒相關。它的總筆畫數為21畫。
《老憊》是由“老”和“憊”兩個字組成的。其中,“老”表示年老、衰老的意思,而“憊”表示疲倦、精疲力竭。
《老憊》的繁體寫法為「老狽」。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些差異。關于《老憊》這個詞,它的古字形狀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保留了主要的部首和結構。
1. 他連續工作了十二個小時,感到非常老憊。
2. 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考試,她感到精神非常老憊。
組詞方面,可以使用《老憊》來組成以下詞語:
與《老憊》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與《老憊》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