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種愛好。 漢 揚雄 《法言·修身》:“天下有三好:衆人好己從,賢人好己正,聖人好己師。”《南史·蕭琛傳》:“ 琛 常言,少壯三好:音律、書、酒。年長以來,二事都廢,惟書籍不衰。”
三個方面都好。多指學生的德育、智育、體育。 郭沫若 《青年與春天》詩:“春天在向青年微笑,歡迎呀,優秀的學生三好!” 紀朵 《北京的聲音》:“我的哥哥是個三好學生,身體很棒,一肚子學問。”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三好漢語 快速查詢。
“三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分為以下兩類:
核心釋義:指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三方面全面發展,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該标準自1954年起作為中國“三好學生”評選的核心依據。
曆史淵源:
如需了解具體評選标準或曆史文獻原文,可參考《法言·修身》《南史》等典籍,或教育部相關文件。
《三好》是一個中文詞彙,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三”和“好”。這個詞彙有着豐富的含義,它可以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優秀的品質和良好的表現。
1. “三”字的拆分部首是“一”,它的筆畫數為3。
2. “好”字的拆分部首是“女”,它的筆畫數為6。
《三好》這個詞最早出現于古代漢語中,原指人格美好、品行優良、道德高尚。後來,《三好學生評選标準》在中國推行,使得這個詞彙進一步被用于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品德和行為。
《三好》這個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三好」。
在古代漢字中,字形和現代略有不同。例如,“三”字的古代寫法為“⿰一一一”,而“好”字的古代寫法為“女⿰⿰大十一”。
1. 他是一個三好學生,既學習成績優秀,又樂于助人。
2. 這個産品具有三好特性:高品質、低價格、可靠性。
1. 三好故事
2. 三好學生
3. 三好市民
1. 優秀
2. 良好
3. 出色
1. 不好
2. 糟糕
3. 差勁
【别人正在浏覽】